您的位置:正文

师者留声

2023-06-28 10:07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在我的老师中,最难忘的是郑用海老师。几十年的师生情谊,往事历历在目。

  老师和我同村,都是西轵城村人,1962年10月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后来回到村里教书。1973年被调离村中学之后,曾在市里多个学校任校长、党支部书记。无论是教书育人,还是走上领导岗位,他都是兢兢业业,坚持原则, 曾多次获得济源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市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1969年,我读初中,郑用海老师是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那时,郑老师不到30岁,但学识渊博,课堂教学旁征博引,滔滔不绝,且从不看教案,让我们折服赞叹不已。因喜欢听郑老师的课,两年的初中学习让我对语文课情有独钟,以至于退休后隔三岔五在报刊上发表几篇拙文,都缘于郑老师当年的启蒙。

  郑老师多才多艺,教学之余,尤喜欢戏曲艺术,20世纪60年代后期曾是村里业余剧团的台柱子。退休后,郑老师不忘发挥余热,把村里沉默很久的业余剧团又组建了起来,既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又为新农村建设立了新功。其间,为业余剧团的良性运营,郑老师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受到乡亲们的爱戴与欢迎。前些年,郑老师年纪大了,主动辞去业余剧团团长的职务,让贤于年轻人,其高风亮节再次让父老乡亲刮目相看。

  郑老师家庭幸福。他和师娘互敬互爱,一同逛超市,一同去晨练,一同去看戏,琴瑟和鸣。近几年,皆因与老师有着对文学的共同喜好,我成了老师家里的常客。每次走进他家,就像走进了一座小花园。不大的院落,被他和师娘打理得姹紫嫣红。几十盆花草,绿意盎然。走进室内,墙壁上十几幅名人字画让我大开眼界。从客厅到书房,室雅兰香。郑老师退休后又重新拾笔,歌颂新农村建设的诗词歌赋,常见于《济源日报》和《济源晨报》。每每作品发表,他都会邀我一起分享和探讨,这也让我有了向老师学习的机会。老师在读书看报、笔墨撰文之余,常挪步于院中打理花草,这成为他晚年生活的重要内容。这岂不是一种福分?

  郑老师紧跟时代潮流,活到老,学到老,玩起智能手机来可谓得心应手。同学微信群里,郑老师发的信息最多,且大多是励志名言、生活小常识和时政新闻,很受欢迎。有时,他也像年轻人一样“追剧”,发朋友圈……和郑老师聊天,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最重要的是有一种忘年交的感觉,即使偶然默默不语,心灵上也是默契的。每当我离开时,师娘都会让我带一些她老两口种的新鲜蔬菜,“拿,一定得拿!这是无公害蔬菜,没有打过农药,比你在城里买的菜好吃”,让我不忍拒绝。最让我感动的是师娘蒸的菜糕,吃过了还不行,非要让我给爱人再捎上几个。那色香味俱全的菜糕,吃到嘴里芳香四溢,暖在心里的是浓浓的师生情义。

  4月28日,我去西藏的前几天,郑老师邀我到他家去,说有事和我商量。我急匆匆赶到他家,他说:“听说你要搬新家,为你乔迁之喜,我作了一首小诗,又到市里进行了装裱。”说话间,他从里屋拿岀装裱好的六尺匾额,问我怎么样!展开匾额,我感觉到字里行间展示出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也散发着浓浓的师生情谊,让我受宠若惊。真没有想到,学生的乔迁小事,老师竟如此记挂在心。我答应老师厚礼收下,待我西藏归来,乔迁之日,师生把酒言欢,畅饮同庆,再将贺词赏鉴于各位宾朋,岂不更是大欢喜,郑老师欣然应允。但是,万万没有想到那日一别,竟成了永别。那首《贺乔迁》之诗,成了老师的绝笔。没有同老师一起分享乔迁的喜悦,使我遗憾愧疚终生。

  几十年的交往中,郑老师为人处世的态度,豁达的人生观,使我等受益匪浅。郑老师高风亮节,遇事自己解决而不求人,坚持自力更生而不给别人添麻烦,更是我学习的楷模。“老牛深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退休这么多年,郑老师仍不忘初心,关爱教育情怀不减。特别是在老家居住的日子里,他一刻都不肯闲着,为村里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帮助调解邻里关系,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位老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的高贵品质。“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翱翔。”这是老师常在班级微信群里讲的几句话。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鞭策自己,初心不改。

  恩师精神永在,信念长存。(刘道敏)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