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构建数智生态 助力绿色发展——济源有色金属产业创新孵化中心项目纪行

2023-06-14 09:54:14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孙毅琳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必由之路。

  近年来,济源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区域经济向节能减碳、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立足辖区有色金属产业特色,高标准规划、高规格实施,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有力推动济源在打造绿色低碳高品质城市上作示范。

  在“双碳”目标下,企业能否摸清“碳家底”,准确把握碳排放政策,对谋篇布局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拿捏不准,极有可能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

  如何破解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经开区着手建立“碳数智能”系统平台,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系统性地解决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问题。

  承载着经开区绿色发展的战略考量,占地51.11亩、总投资2.5亿元的济源有色金属产业创新孵化中心项目应运而生。

  “这是突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措施。”经开区管理办公室党组成员陶鹏介绍,随着豫光年产15万吨铜项目、金利铅基多金属循环利用及铜基新材料合金制造项目、万洋年产15万吨锌基材料绿色智造项目等先后进驻,有色金属产业迅速在经开区集聚集群。“建设济源有色金属产业创新孵化中心,就是依托重点企业,有效延伸有色金属上下游产业链,着力打造千亿元级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陶鹏说。

  “‘碳数智能’系统平台是孵化中心的智慧大脑,承担着经开区绿色管理的重担。”陶鹏说,作为碳中和大数据监管平台,“碳数智能”主要根据辖区重点企业生产特点、工艺流程以及能耗结构数据等,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融合通信、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针对政府碳排放监管的多种业务需求,灵活组态构建大数据管理系统,最终实现经开区“双碳”目标任务落实的智慧管理。

  前瞻布局,抢先成势。

  除智慧管理外,经开区重点突出产业研发中心的研发平台、企业孵化等功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有色金属深加工,实现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在创新引领、源头、实践的高度耦合,打造一流创新生态链;建设中小企业孕育和成长的“摇篮”,有效降低创业者的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推动大众创业落实落地。

  “加强质量管理,建设优质工程”。近日,在济源有色金属产业创新孵化中心项目建设工地,楼体上悬挂的标语分外醒目。塔吊旋转,运输车辆进进出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济源有色金属产业创新孵化中心项目是2022年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总建筑面积54003.24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1679.91平方米,包含2栋生产研发楼、1栋综合楼和2栋标准化厂房。

  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各项目单元均在加快施工建设,办公楼1号楼已经建至5层,专家楼2号楼地基基本完工,3号楼已建至3层,4号楼、5号楼标准化厂房已基本封顶。据项目方总经理曹亚飞介绍,现在工地每天出工150人以上,各建筑单体以平均7天建设一层的速度全速推进。

  荒山乱石,地形复杂。由于经开区特殊的地理条件,经开区所有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济源有色金属产业创新孵化中心项目于2022年6月开工后,花了4个月时间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施工方克服种种困难,在去年10月底全面展开单体建设。

  当好服务员,全力保进度。经开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成立项目建设专班,明确目标责任和时间节点,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我们定期召开周例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曹亚飞介绍,经开区对材料采购、安全生产以及工人食宿等问题进行统筹安排,解决了施工方的后顾之忧。目前,项目已完成60%的工程量,预计6月底5栋楼可全部完成主体封顶,水电气等配套项目全部到位,12月底完成外部装修,2024年6月可达到进驻条件。

  据了解,济源有色金属产业创新孵化中心项目的建设还将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配套设计了餐饮、住宿、娱乐、金融等服务和1.2万平方米、315个地下停车位,为辖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和优质服务。项目建成后,将在经开区形成一个全要素、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

  乘风弄潮开新天,昂首踏浪再起航。

  经开区正以项目建设的加快推进,统筹“双碳”任务落实,加快实施人才集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壮大企业队伍,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之路正越走越宽。(记者 王鸿斐 通讯员 黄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