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文

那本旧字典

2023-06-07 17:40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我的书桌上,摆放着一本《新华字典》。尽管它的塑料皮已经硬化斑驳开裂,内卷页面也有残缺,但我对它情有独钟,爱不释手。看到它,就回想起50年前的往事。

  那时,我风华正茂,充满激情,于1972年底怀着保卫祖国的雄心壮志参了军。经过严格训练,1973年3月,我被分配到汽车班当驾驶员。我高中毕业,文凭相对高,班长很器重我,开班务会学习时,就让我读文件、念报纸。我热情很高,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业余时间,整内务,出板报。有一个湖北沙市的老兵,不识几个字,把我领到汽车司机楼里给他未婚妻小陈写“情书”,我深得大家的信任。一次,副班长给我们讲汽车电路知识,把“电枢”讲成“电驱”,竟没一个人说讲错了,我张张嘴也没敢吭。此事,让我萌发了帮助老兵学文化的念头。第一个月,6元的津贴发下来后,星期天,我向班长请了半天假,到汉口武圣路新华书店,用1.10元买了一本《新华字典》。回来后,我工工整整地在《新华字典》的屏页上写下“我的良师益友”一行字,并署上名,写下购书时间和地址。我给班长说,想帮助大家学文化,教他们学拼音、查字典。还说,这本《新华字典》对大家学习很有帮助,就放在办公长桌上供大家共同使用。班长听了很高兴,非常支持我的想法,还在班务会上表扬了我,让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由于我工作努力,表现积极,当年的9月份,我被部队作为“干部苗子”选送到军区干部教导队培训。回来后,我被调到机关做秘书工作。离开的时候,我对班长说:“这本《新华字典》留给大家用吧!”班长拉着我的手诚恳地说:“你到机关当秘书,更需要它,拿去吧!”正如班长所言,到机关后,全是干部,就我一个战士。在这里,要求更高了,工作更忙了,任务更重了。我积极适应角色转换,带着这本《新华字典》,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撰写心得体会,加班加点出板报、策划专栏,辛苦工作,眼睛都熬红了。翌年春天,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走好人生路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几年后,我回到家乡工作,条件相对艰苦,任务十分繁重,早出晚归,几乎没有节假日。工作再忙,我不忘学习;身体再累,我笔耕不停。我结合实际,不断写稿投稿。济源广播站的喇叭里有我的文章,《济源日报》《焦作日报》等报纸上能看到我的作品。这本《新华字典》功不可没,不认识的字请教它,不明白的意思查阅它。是它给了我知识,增加了我的智慧。

  在党组织的培养下,我逐步从中层走向领导岗位。我经常出席会议,要讲话;参加学会、政工会要提交论文,供会议上交流。我不敢懈怠,如履薄冰。我感到中国的方块字博大精深,一生学不完,用不尽,要想弄懂念准实属不易。我曾听到一个单位的领导,把“别墅”念成“别野”;一次大会上,一个领导把“商贾”说成“商jia”,让人汗颜,也让我引以为戒。有句俗语:“认字不认字,啃住半个字。”有时啃对了,有时啃错了,知识来不得半点马虎。这使我对这本《新华字典》更加敬重,一有时间就翻开学习。一字多义,一字多音,要少出错,不出错,就必须多学习、多记忆、多咀嚼。

  晨钟暮鼓催人老,时间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到了退休年龄。我曾问自己:“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我雄心犹在,感觉不老,我不会按下“休息键”。饱腹终日,无所事事,这不是我的选择。我要退而不休,继续发热发光。我坚持每天读书看报,写读书笔记。遇到疑难字,就用《新华字典》查阅并记下来,多看多记;坚持写文章投稿,为宣传党的政策鼓与呼;坚持编写家庭要事,定时给家人上党课;坚持拍摄家庭照片,营造和谐家庭氛围。我具体做到三步走。第一步,写自传,教育儿孙们听党话、跟党走。《我的奋斗人生》,文图并茂,520多页,在党的百年华诞已出版。第二步,我的作品选集正在编辑中,已选录190多篇文章,计划在建军100周年时出版。第三步,已收录家庭照片800多张,适时出版家庭照片集。做到有事做,有活干,我觉得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

  生命诚可贵,奋斗更光荣。让我的良师益友——这本《新华字典》,永远陪我享受新时代的阳光雨露。(琚立平)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