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父子农机手”争分夺秒抢收忙

2023-06-05 10:39:15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孙毅琳

“富余,上车啦,咱俩一起去收割。”6月2日,天还没亮,坡头镇店留村农机手张善书一边发动收割机一边喊儿子。说话间,父子俩已驾车出发,车灯闪烁在崎岖的田间小道,一场与“雨”争时的抢收大战即将展开。

张善书从事农机作业有20年了,每年“三夏”“三秋”时节都积极为群众提供机收、机播服务。今年也不例外,从5月31日起,他就开始逐户收割。

“我们每天从凌晨5时许干到夜里11时许。俩人轮流干活,车不停息,午饭都在田间换着吃,一天大约可收获40亩小麦。”张善书告诉记者,之前都是一个人收割,今年遭遇连阴雨,农户一个比一个着急。可地湿收割不但慢还很费劲,他实在忙不过来了,就把孩子叫回来帮忙。

“三夏”大忙又遭遇阴雨,全村就指靠两台小型收割机,抢收任务繁重,张善书父子积极投身“三夏”抢收攻坚战中。他的儿子张富余平时在一家企业上班,这几天专门请假回来帮忙,只愿赶在下一轮降雨前,将农户的小麦全都收回去。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张善书父子的驾驶室里放了几瓶矿泉水和一些小零食。他们趁采访的间隙顺便吃了一点儿食物,喝上几口水。“天气不好,收麦要紧,一忙起来都顾不上吃饭。”说着,他们又驾车赶往下一个农户的麦田。

“收割麦子看上去很简单,但也是个技术活儿。我们这里属丘陵地区,地块小且高低不平,最考验农机手的水平。”一位村民说,大家信得过他们父子俩,收割后麦茬低且均匀,收的籽粒还挺干净。

等待收麦的村民纷纷表示,这对父子真不容易,一天到晚不停歇,饭都顾不上吃,收割费用也没上涨。

在收割现场,店留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兴玉一直忙着接听来电。有村民催促收麦子的,也有邻村干部求助用机械的,他都耐心接听、一一回复。“今年收获集中,跨区作业机械较少,仅有的本地农机手都非常辛苦,但没办法,必须在下雨前把麦子抢收回家。”李兴玉说,全村有2300亩小麦,地块分布零散,田间道路狭窄,大型收割机进不来,只能使用小型机械,目前已收割150亩。如果今后一段时间天气晴好,预计12日前全部收完。

晚上10时许,记者离开村子时,这对“父子农机手”依旧奋战在麦田间,机械的轰鸣声打破了乡村夜晚的沉寂……(记者 张佩佩)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