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济源】撸串、香薰、杂耍、乐舞…… 看2000多年前古人的幸福生活
关注济源网微信
5月16日,市民在济源市博物馆参观。 记者 段二平 摄
灰陶烧烤炉 记者 李鹏鹏 摄
复釉陶烧烤炉 记者 李鹏鹏 摄
釉陶龟座博山炉
褐绿釉桃都树
红釉伎乐俑群
舞乐俑群
济源因地处古济水的源头而得名,上古时期,先民就开始在此繁衍生息,文化遗址灿若星辰。邵原遗址年代久远,为裴李岗文化的典型代表,栗树沟遗址仰韶文化遗存丰富。夏代济源曾是“少康迁原”“帝杼居原”之“原”地。东周的“轵”为“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秦统一中国后,设轵县,在此凿渠灌田,修筑了水利工程秦渠,农业高度发展。汉魏时期,京畿之地的济源屡为皇室重臣封侯之地。隋代在“轵”地北部设济源县,开启了济源县治新篇章。
济源市博物馆里陈列着大量珍贵文物,见证着济源这片土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髓。其中,尤以汉代釉陶明器最为丰富多彩。两汉时期的济源,灌溉便利、土地肥沃、经济富足,被朝廷封为侯国,留下诸多精美的文物,展示着古人烧烤、吹奏、香薰、杂耍、乐舞……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让我们走进文物里的济源,看2000多年前古人的幸福生活。
陶制烧烤炉
汉代人也是“吃货”
“这是烤串?”“汉代人也爱吃烧烤?”……在济源市博物馆展厅内,记者看到了两件烧烤文物,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烧烤炉非常相似。炉子上架着烧烤的食物,生动还原了古人吃烧烤的场景。
这两件烧烤炉,一件是灰陶制品,一件复釉陶制品,都为长方形造型,下面有腿,上面有捉手。灰陶烧烤炉炉身上并列放着两排长条形烤棒,一排烤棒上放置着4条鱼,一排烤棒上放置着3只鹌鹑。复釉陶烧烤炉上也并列放着两排长条形烤棒,烤棒上放置了9只蝉。蝉与烤棒、炉耳施褐釉,其余施绿釉。
据博物馆副馆长杨艳军介绍,这两件汉代烧烤炉,为古人根据实用器制作的明器。灰陶烧烤炉于2004年出土于五龙口莲东村豫光电解锌项目工地,长17厘米,宽12.5厘米,高14厘米。复釉陶烧烤炉于2003年出土于五龙口西窑头沁北电厂工地,长19厘米,宽13.5厘米,高15厘米。两个烧烤炉出土之时,曾在考古界引起不小轰动。
两件烧烤炉的底部都有孔隙,在细节上对实用器进行了最大程度还原。这样的特点,不仅方便生火,也有利于炭灰下落,设计非常合理。其拱形的捉手,也有利于烧烤炉搬运。现场的参观者认为,古人把食物并排放在烤棒上的烧烤方法,很方便放置和拿取。现代人穿串的灵感,或许与此有关。
杨艳军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济源共出土了6件汉代陶土烧制的烧烤炉明器,2件在济源市博物馆进行展出,其余4件收藏于博物馆文物库房内。除了烧烤炉,济源还出土有汉代的陶壶、陶罐、陶灶、陶樽、酒具盒、耳杯等一系列烹饪、饮食工具。烧烤炉和其他一些反应饮食文化的器具,表明汉代时济源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人们的生活相对富足安逸,对于美食的追求也丰富多彩。
釉陶龟座博山炉
让生活充满仪式感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唐代李白曾在诗中描绘了博山炉熏香时香烟缭绕的迷人意境。展厅里的这件汉代釉陶龟座博山炉,口径12.3厘米,高12.5厘米,底长13.1厘米、宽11厘米。该龟座博山炉子母口,半球形腹,直柄,龟形底座,镂空山形盖,上面浮雕山峦、树木、动物等形象。炉盖、腹部和柄施褐釉,龟座施绿釉,造型优美、做工精致。博山炉又名博山香炉、博山香薰等,材质多为青铜器和陶瓷器,出现于西汉中期,是汉、晋两代常见的焚香器具。炉体上有盖,盖一般为镂空状且高而尖,如一座“山”,博山炉因而得名。
杨艳军介绍,中国人用香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之前,古人使用香料举行祭祀活动、敬奉先祖,同时香味又可以驱逐蚊虫、净化空气、除潮去湿、治疗疾病。渐渐地,用香就演变成一种雅致的生活习俗。汉代用香更加普及,是历代贵族阶级和文人骚客居家养生、陶冶性情的一大趣事。
红釉伎乐俑群
乐舞百戏走近百姓身边
出土于轵国故城泗涧沟汉墓的西汉红釉伎乐俑群,11位艺人组成了一幅盛大的舞乐表演的场景,或吹箫、或吹埙、或击节、或和声,形形色色、乐声美妙,仰面而歌者气宇轩昂,舞蹈表演者扭身肆意,滑稽表演者袒胸露腹让人忍俊不禁,杂技表演者倒立腾跃身手麻利,武士们纷纷手拿盾牌、跨马拉弓打箭炫耀射技,好一幅盛大的乐舞百戏表演场景。
据杨艳军介绍,汉代的乐舞百戏已经渗入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郊庙祭祀有雅乐,民间宗祠有鼓舞乐,天子进食有食举乐,欢宴群臣有黄门鼓吹乐,振旅献捷有武乐,出行卤簿有鼓吹乐。豪富吏民宾婚嘉会有乐,丧葬有挽歌,甚至到了“今俗因人之丧以求酒肉,幸而责办歌舞,俳优连笑伎戏”的地步。它的演出地点又极其灵活,殿堂楼阁、庭院广场都可以随时成为舞乐之地。
汉代乐舞百戏受众面很广,上自统治阶级、下至普通百姓都可观瞻。据《汉书·武帝》记载,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可见这是一场官方主导、百姓参与的大型盛会。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再次设百戏,“京师民观角抵于上林平乐观”,同样是一场名动京师的大型盛会。如此记录,不胜枚举。
褐绿釉桃都树
对神仙世界的想象
这株褐绿釉桃都树,出土于济源西汉晚期墓,高63厘米。该树通体施釉,上半部为暗绿色,下半部呈红褐色。树顶端立有一只高冠立鸡,长颈敛翅,挺胸傲立,似引颈欲鸣。树干为圆柱状,树枝分为3层,枝端均有翘为90度的桃形叶片,每个枝叶上立有猴、鸟、蝉等动物。树座呈三角锥形,上面饰有飞蝉、奔马、踞坐的狒狒、3个裸体人和草叶纹等。
据《玄中记》记载:东南方有座桃都山,山上有颗大树,名叫桃都树,树顶有一只天鸡。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到桃都树上时,天鸡就开始啼鸣,凡间的鸡在听到它的叫声后,也会随之鸣叫。于是人们纷纷起床,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树底有二神,执苇索杀不祥之鬼。据此可知,这株褐绿釉桃都树顶的鸡应为天鸡,树底的3个裸体人应是二神和不祥之鬼。
这株桃都树,不仅工艺精湛,而且充满了道教“天人感应”的思想。天鸡代表天界,即神仙世界,二神执苇索杀不祥之鬼,使得墓主人可以无忧地安息或不受鬼魅的侵扰而羽化升仙。桃都树反映了汉代人对神仙世界的想象和向往。(策划/段二平 张霞 李鹏鹏 文/本报记者 张霞 史丽娜 通讯员 胡成芳 本版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资料图片由济源市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