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方向。示范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链,着力推动高端、智能、绿色装备主导产业迭代升级、集群发展。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核心发展战略,是加快经济转型发展、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玉田说,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首位战略,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发展,把济源钢铁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优特钢精品基地。
数据显示,2022年,济源钢铁全力打造中西部最大的特钢基地。全年完成生铁400万吨、粗钢430万吨、钢材39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2%、3.1%、2.6%。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57.4亿元,实现利润8.1亿元,“两税”上缴7.4亿元。2023年,济源钢铁有望在国家风电、大型装备等特钢新领域孕育新的发展机遇。
近日,记者走进济源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控制中心,看到工人正通过大数据云平台操控熟料、水泥生产线完成配料、粉磨、包装等工序。工作人员通过指挥大屏,可全方位监控重点生产环节,实时监控运输车辆运行轨迹、运输时间,为合理调度生产及运输提供支持。
在公司配套建设的固危废处置中心,来自济源及周边的工业固废、危废及城市污泥经过科学搭配后进入水泥窑,作为替代原燃料使用。该公司生产品质部部长任七星告诉记者,处置中心每年可处置8万吨固危废,实现固危废“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助力济源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我们积极践行‘双碳’战略,探索‘双碳’发展路径,开拓水泥行业发展新赛道,不断提升企业发展成色。”济源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匡三浩介绍,公司于2022年11月建成年减排万吨级二氧化碳钢渣资源化利用项目,年可直接捕集二氧化碳1.6万吨;窑尾烟气脱硝深度治理改造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项目建成后氮氧化物排放量将降为50毫克以下、氨逃逸降为3毫克以下,远低于河南省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为行业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树立标杆。
“公司积极转型,在新材料领域全面发力,投资建设生物降解材料项目,为全省乃至全国在治理白色污染方面贡献力量。”河南恒通化工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牢牢把握“循环经济、绿色化工”发展方向,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化工园区优势,大力推进上下游产品链式连接及延伸,实现用地集约、资源循环、产品增值、项目绿色,基础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协同发展。同时,积极采用5G、大数据等技术,加大“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建设力度,推进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提升改造,实现隐患数据实时上传、异常情况及时预警、人员定位智能化管理。(本报记者 张佩佩)
弘扬工匠精神,出彩技能济源。3月29日,济源示范区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济源职业技术学院高新校区开幕。
2023-03-30今年以来,济源上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稳定向好的政策措施,全力以赴拼经济、铆足干劲促发展。
2023-03-303月29日,示范区统战(民族宗教)工作会议召开。
2023-03-30人无信不立,城无信不兴。近年,济源充分发挥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支撑作用,着力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
2023-03-303月29日,示范区管委会党组成员、副市长赵会生调研“交通银行杯”济源示范区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展情况。
202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