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消息(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河南省济源市纳米新材料产业园内,一批批入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壮大。作为中原地区唯一的纳米材料产业园,其生物降解分子材料、特种性能二氧化硅技术在行业中具有较大优势。
“1纳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六万分之一。轮胎、化妆品、陶瓷、电子产品、涂料、医药等领域都会用到纳米材料。”河南海博瑞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刘培松博士介绍,“今年春季,公司研发的硅橡胶用特种功能纳米二氧化硅和饲料添加剂、绝热材料、电池隔板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产销两旺的不只是海博瑞,济源纳米材料产业园内的鲁泰纳米材料、河大纳米材料等一批入驻企业,目前都在加速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变现”。
济源市把科技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通过科技创新赋能,该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城市。济源市市长庄建球表示,济源以科技创新引领,全力打造创新型企业集群体系。在新一轮发展浪潮中,创新主体迸发出了无限活力。
近年来,济源市更加强调创新驱动的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创新生态,积极推动创新机构和创新企业倍增发展,持续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打造豫西北科技创新高地。目前,济源省级创新平台及载体数量已有100家左右,重大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处于河南省中上水平,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居全省前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速连续多年居全省首位。
济源市不断加大科研力度,以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中试基地、新型研发机构为建设重点,营造从小试、中试到工程化、产业化的良性创新生态。根据规划,到2035年,济源纳米材料产业园和初创园将入驻项目100个以上,总产值将突破千亿元。
“拼经济、促发展,必须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庄建球介绍,去年以来,济源市大力实施创新型树标引领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密集发布关于创新驱动引导、项目布局管理、人才培育建设等一系列政策,营造全社会科技创新良好氛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攒足后劲。
(原载于2023年3月26日《经济日报》)
见义不为,无勇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2023-03-27为进一步助力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提升结对帮创活动效果,3月24日,“四送一助力”结对帮创第九组成员单位示范区财政金融局、文广旅局、妇联、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济源新闻传媒中心、济源河务局、济源水文分中心和气象局工作人员走进王屋小学,开展音乐党课宣讲活动。
2023-03-27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近日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选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城〔2022〕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济源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2023-03-27当前正是春耕备耕关健时节,为了让群众购买上放心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示范区农业农村局于3月20日至26日开展以“放心农资促提质增效,质量兴农惠万村千乡”为主题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
2023-03-273月23日,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市长庄建球调研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强调要强化服务保障,抢抓施工进度,全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2023-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