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文

光影岁月

2023-03-01 15:48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人生中最重要的是生死,比生死更重要的东西,是民族大义。这是电影《满江红》的主旨,也使该电影具有更高一层的精神品格。民族英雄岳飞死了,他的家国情怀和英雄精神,感天动地,永活在国人的心中,而义士们用生命捍卫和传颂的“满江红”,绵延永续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这就是影片向人们展示的强大的精神食粮。

  我国电影业的兴起,主要是在20世纪50年代,那时,县城甚至乡镇有了电影放映队,还要配一台小型发电机。放电影时,发电机要离放映机远一点,因为隆隆的发电声比电影里的声音还要大,影响观影效果。到了20世纪60年代,尽管县里建了电影院,但对于乡下老百姓来说,看电影更多的还是在露天场地。自从电影下乡巡回放映,乡下人的文娱方式,除了春节前后看几场业余剧团的戏,就又多了一道大餐。小时候,最幸福的事,就是看电影,可谓非常着迷。得知哪个村里放电影,我就会早早地吃了晚饭,约上几个小伙伴,或者跟着大人,风风火火地赶去。银幕正面没有地方,就坐到背面,照样看得津津有味。有天晚上,村里放的电影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电影放到一半,忽下大雨,外村人都跑光了,只剩下本村人回家取来雨伞,硬是将电影看完。还有一次,我带了一只小木凳,独自前往离我家不足5里的中王村看电影。散场后,人潮汹涌,把我的小木凳给挤丢了,我回到家还挨了一顿训斥:“幸亏是把板凳挤丟了,要是把你挤丢了,咋办!”

  后来,看电影逐渐成为乡下人不可缺少的娱乐大餐。无论放映什么题材的电影,大人小孩都看得十分投入。如《列宁在1918》《铁道游击队》《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上甘岭》《渡江侦察记》《黑三角》,还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朝阳沟》,到后来的朝鲜影片《买花姑娘》,等等。哪怕不吃饭,也不能耽误一场,而且绝不会中途退场。其间,情感紧随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或爱或恨或怜或悲。人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就是看了什么电影,抱孩子的少妇,晒太阳的老人,纳鞋底的大婶,田间地头的庄稼汉,一不留神,电影里的经典台词就会脱口而岀。甚至许多年后,电影里的情节、人物形象依然记忆犹新。

  上了完小,只要攒个块儿八毛,一到星期天,我就约上几个小伙伴去县城里的电影院看电影。新片子,一场一毛五或两毛钱,老片子一毛钱。如果买不到电影票,就等电影快放映完了,给把门的人说说好话,进去看一会儿,即便是没有座位,站在廊道上看个一二十分钟,也是兴奋无比。电影里的台词、人物形象及其语气和神情,都是我模仿的一种时尚。

  到县城参加工作后,就经常去电影院了。电影票也比之前的贵了,最低二毛,最贵五毛,看一场电影相当于一顿饭的钱。而且电影票有两种颜色,一种颜色是贵的,另一种颜色是便宜的。通常我会买最便宜的电影票,因为只要进去了,看的都是一样的内容。再后来,录像岀现了,虽然也看电影,但更多的是去看录像,多是根据武侠小说改编拍摄的,而且是连续剧,能一集接着一集看,甚至通宵达旦地看,看到天亮直接去上班,真是过瘾。

  那时的乡下,生产队也买了电视机,一时冲淡了人们对电影的兴趣。1983年,我花了1400元买了一台十四吋索尼彩色电视机,曾在街坊邻居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还没吃完晚饭,家里的堂屋就挤满了左邻右舍的大人小孩,都在翘首等待精彩的电视画面和感人故事,图个热闹,这样的情景持续了好几年。此后,我也不再到远处去看电影了。电视机进入寻常百姓家后,更是没人愿意跑到十里八村去看电影了。

  进入20世纪90年代,农村的电影市场趋于萧条甚至没落了,除非是商家做广告,搞推销,放电影以吸引人;村里有个啥活动,不时放一场电影;抑或操办红白事放上两场电影,观众也极少。即便影片再吸引人,也回不到30年前的热闹场景了。

  如今,随着传播媒介的日新月异,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多元化。露天的光影岁月,已然老去。但是,每毎想起当年看电影的一幕幕,我的心里都会充满喜悦和温情。真想有一天,衣兜里装满零食,搬着小板凳,坐在星空下,忘我地看上一场露天电影。(刘道敏)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