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我们要以“赶考”的清醒和自觉,筑牢信仰之基,保持战略定力,凝聚磅礴力量,蓄势新起点,续写新辉煌!
一、2022年工作回顾
同心向党迎盛会,
聚力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致力经济要稳住,
全力实现了经济指标较快增长。
聚焦疫情要防住,
倾力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坚持发展要安全,
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取得的成绩
(一)经济运行企稳向好
持续抓有效投资。开展“三个一批”活动4期,新增项目163个;5G终端精密制造项目成功签约。
全力保企业运行。新增市场主体2.76万户、增长112.3%,居全省第1位,总量突破10万户,新增“四上”企业86家。
着力促消费回暖。发放消费券和购车补贴2494万元,带动消费5.6亿元。
(二)产业转型蹄疾步稳
“322”产业集群培育初见成效。有色金属成济源首个千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特种钢跻身中国优特钢第一阵容,纳米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实体经济根基稳固。深入实施“三大改造”,技改投资完成53.1亿元、增长140%。
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总数达到13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130亿元。
特色农业高质高效。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粮食总产24.46万吨,实现“十六连丰”。
(三)城乡品质不断提升
城市功能更为完善。
交通互联持续提升。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生态环境稳步改善。
(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重点改革纵深拓展。创新设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金、新兴战略产业投资基金、中小企业风险缓释基金,总规模达到82亿元。
开放水平全面提升。招商累计签约项目142个,总投资779.4亿元。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五)民生福祉加快改善
就业创业全面加强。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
各项事业加快发展。
最深刻的体会
党的领导是核心。
人民至上是根本。
高质量发展是主题。
团结奋斗是保障。
二、2023年工作安排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示范区党工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七个方面作示范”要求,围绕“创新引领、跨越发展”主题,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向好,奋力谱写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新篇章。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指标完成省定任务。
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加快项目建设,做强高质量发展支撑
提速推进建项目;主动作为引项目;科学谋划争项目。
(二)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塑造高质量发展优势
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培育壮大创新力量;建设创新人才高地。
(三)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提升主导产业集群能级;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狠抓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发展高品质服务业。
(四)坚定不移促进城乡融合,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提升城市枢纽功能;快速推进城市更新;强化城市高效管理。
(五)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乡村建设;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六)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更大力度推进改革;更高水平扩大开放;更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七)坚定不移改善生态环境,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抓好生态保护修复;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黄河保护治理;推进环境污染治理。
(八)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全力兜牢民生保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健康济源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要在忠诚担当中坚定政治立场
要在为民造福中践行宗旨意识
要在依法行政中彰显公平正义
要在带头实干中树立良好作风
要在自我革命中全面从严治党
文字整理:刘永芳
制图:赵鑫鑫
1月6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五次会议。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示范区人大工委主任、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史秉锐主持会议。
2023-01-071月5日,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市长庄建球在行政区会见来济调研的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菅明军一行,双方就拓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加强务实合作等事宜进行了座谈交流。
202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