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网评 > 正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学理、哲理、道理和情理

2022-11-02 16:19:12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陈亚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个重大的政治论断,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马克思主义行三者的内在逻辑,以及三者得以真正统一的理论密码。我们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止步于一般原则性的理解上,而是要深刻的领悟其蕴含的学理、哲理、道理和情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才能够把握历史主动,自觉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一、学理揭示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思想真谛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之所以能从各种形形色色的思想中脱颖而出,成为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发展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就在于其科学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使无产阶级从根本上摆脱了唯心主义和神学论的束缚;重视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比如: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建设的思想、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等。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行就行在党对这个科学真理的坚持、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树立起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准确地把握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规律,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马克思主义结合实践形成的一系列思想,为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外交等方面制定发展战略进行决策部署提供相应的方法论。

  二、哲理锻造马克思主义开放性的理论品格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成果,是该体系中的源头,但并不是全部,后继者们立足时代特点,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优秀思想文化而产生的一系列科学理论成果,都是这个理论体系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关键就在于其不断地实现理论本身的时代转化和创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不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起来,创立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的原创性的贡献。推进理论创新的同时,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科学总结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三、道理确证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其创立、丰富和发展都是实践出来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以及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程,是其形成发展的实践基础。随着这些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并不断得以丰富发展。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分析近代中国国情、社会性质和阶级状况,把握革命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入分析在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用理论研究解决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伟大成就。百年来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未来还将继续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大地上得到了充分验证和贯彻,因为中国共产党早已经把马克思主义同自己、同人民、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四、情理标定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价值立场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求解放求自由的,是首次创立的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跨越时空、跨越国度、跨越时代,其根本就在于其人民性,将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深深植根于人民,一贯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指明了人民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1921年,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指导下创立的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坚守了人民立场。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使敌人陷入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党的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邓小平同志将党的宗旨发展为“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人民标准”;江泽民同志把党的宗旨上升为党的建设的原则和目标,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形成“人民至上”的重要论述和思想。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深深融入血脉之中,在坚定人民立场中逐渐确立,在满足人民需求中不断丰富,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中飞跃发展,促进了其中国化时代化的飞跃。(黄盼)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