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40多年前,中央第二政法干部学校在济源诞生 被誉为大山深处政法干部的“摇篮” 晨报邀您一起追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022-10-10 09:57:24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在山清水秀的愚公故里,曾诞生了“大山深处政法干部的‘揺篮’”——中央第二政法干部学校。近段时间以来,市委党史研究室正在实施《中央第二政法干校在济源》专题研究项目,让记者对济源这段辉煌历史有了新的了解。

  创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依法治国的理念也被重视起来,但当时的公安、司法队伍,大多数缺乏法律专业知识,需要先进行必要的培训,才能担负专业工作。当时,国家层面的干部培训学校只有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司法部觉得有必要再建一所这样的学校共同培养和轮训在职的公检法战线的基层领导和骨干,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1980年5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司法部党组联合报请中共中央、国务院成立中央第二政法干部学校,校址定在河南省济源县思礼公社五机部531工程的两个工厂。当年6月5日国务院批准。自此学校开始筹建。不久后在河南济源将原531工程二分部、三分部原址成功改建成中央第二政法干部学校。

  学校面向全国政法系统,接收县以上政法干部入学,与北京中央政法干部学校(现中国政法大学)共同担负培训县以上政法领导干部的光荣任务。

  1980年11月27日至29日,来自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五个省300余名首批学员陆续抵达济源报到。1980年12月1日,中央第二政法干部学校第一期培训班举行开学典礼,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河南省委、新乡地委、济源县委领导同志以及公检法司部门领导出席并致辞祝贺。

  办学

  建校初期的教学条件十分艰苦,既缺少教师,又缺乏教材,学校除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从全国抽调的20多名教师授课外,还有很多课程是在司法部的协调下,邀请中央政法干校的老师到济源讲授,同时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专家教授来校讲学讲课,邀请最高检、最高法等政法机关的领导来校做专题讲座。由于师资缺乏,多数课程是在大礼堂集中上大课。学校常常会把这些领导和老师的讲课、讲座录音进行整理,然后在原531印刷厂打印出来,作为教材发给学员使用。办学期间,学校外聘教师授课200余人次,共计编印《教学简报》18期,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培训内容是按照大学的课程设置的,每期有十余门课。除政治理论学习外,法律专业课程主要有法制史、刑法、民法、刑诉法、民诉法、婚姻法、继承法、经济法、国际法、法律文书写作、行政法、刑事侦查课、证据学等,还有一些专题讲座。

学员合影

  为了便于管理,学校把学员编成若干小班,每班均配有由教职工担任的学习干事、生活干事。大多数课程是在大礼堂集中上课。此外,学校还与当地法院联系在校内开庭审理,组织学员外出参加宣判大会等法律实践活动。

  1980年之后,每期根据情况从除西藏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调训。从1980年12月首期开学,到1983年底最后一期结业,培训班共举办6期,其中第一期3个班334人,第二期6个班667人,第三期8个班746人,第四期9个班954人,第五期9个班692人,第六期9个班766人,共培训4159名学员并颁发了结业证书。

  学校地处大山深处,学习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然而教职工工作勤勉,尽职尽责;学员们刻苦勤奋,昂扬向上,学校的学习生活井然有序,热火朝天。大家除了上课、讨论,课余时间会组织篮球、乒乓球、拔河等体育比赛,重要节日会组织游艺活动;每到周末,学校就放映电影,师生们还会结伴爬山,有时候还去探寻王屋山愚公移山的传说。

  1984年1月1日中央第二政法干部学校移交河南省领导管理,同年2月17日河南省政府批准更名为河南省政法干部学院。同年10月29日河南省政府决定,河南省政法干部学院与河南省政法干部学校合并,保留河南省政法干部学院名称,撤销河南省政法干部学校,校址从济源迁至郑州原河南省政法干部学校,中央第二政法干部学校校舍全部移交当地政府管理。1986年教育部批准河南省政法干部学院更名为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10年与河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为现在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央第二政法干部学校从筹建开班到完成轮训任务后移交河南,历时5个年头,是一次顶层设计和国情相结合的改革创新实践,为我国法治建设、经济建设、干部培训、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追寻

  为深入研究中央第二政法干校在济源的历史,为《中国共产党济源历史》第三卷收集资料,同时也为发展红色旅游提供史料基础,市委党史研究室今年5月开启了《中央第二政法干校在济源》专题研究项目,通过深入走访相关当事人,认真梳理历史档案资料并经科学分析研究,理清中央第二政法干校在济源发展的脉络,包括成立起因、建设历程、运行情况、发挥作用等,形成权威专题资料,以期总结历史,激励后人。

  该项研究需要收集大量材料,由于年代久远,因此需要找到更多当时在中央第二政法干校生活学习过的同志。如果您就是当年在济源学习过的人,或者您的长辈曾在这里生活过,如果您是见证者,请联系我们,让我们共同追寻中央第二政法干校在济源的那段辉煌岁月。

  热线电话:0391-6633236

  冯女士  15239718927

  田先生  13569150493

(记者 冯小玲 陈秋芬 图由受访者提供)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