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济源实践】以绣花功夫“绣”出城市品质

2022-07-12 10:51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生活在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能过得更舒心、更美好。

  省委书记楼阳生在济源调研时强调,要在打造绿色低碳高品质城市上作示范,大力推行智慧管理,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近年来,济源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聚焦人民群众需求,围绕如何加强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下足绣花功夫,“绣”出城市善治这幅美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精细化治理焕发城市之美

  城市治理水平的高低,要以群众满不满意、生活方不方便为“标准”来衡量。然而,这个“标准”是具体又细微的,小到一块井盖、一片绿地,大到一条街道、一个社区,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我来济源工作有五年了,这个城市给我的感觉就是‘很细心’——道路宽阔平坦,绿化随处可见,广场上的直饮机非常方便,公园的长椅常年干净……”正在世纪广场散步的市民黄海燕,给记者列举了这个城市的“细节”之处。黄海燕所说的直观感受,背后却是济源城市品质的大幅提升。

  城市治理,千头万绪。

  如何能够有效治理,补足短板?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科副科长张楠楠给出努力方向:“我们要用足‘绣花功夫’,站在群众的角度,在细微处体现,从最基础民生需求做起,将城市管理量化到具体的数据指标上,以提升群众衣食住行娱各方面的幸福感、舒适度,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绣’出城市品质。”

  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城区31条超期服役道路改造项目中,有一项细节工作也紧跟其后。7月9日,汤帝路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正忙着在井盖底部安装防坠网。“所有井深超过1.2m的检查井,我们都加装了防坠网,井盖也更换成了承载能力不低于D400级的球墨铸铁材质。”现场负责人张海峰介绍,为了守护市民脚下安全,施工人员还细心地把每个井盖周边都休整了,防止井盖移位。

  每次降雨,都是城市管理人员查漏补缺、细化整改的关键时刻。排查积水点、疏通排水管道、完善应对方案……今年,济源对排查出的13处积水易涝点和河道汛期损毁部位进行整治抢修加固,完成6811座雨水井、1276座检查井、14964米雨水管道的清淤疏通工作……在一轮又一轮的“实战”中,城市的防汛系统得到一次又一次升级。

  漫步大街小巷,绿树环绕,空气清新,道路干净整洁,市容亮丽清新。

  路灯坏了,立马有人维修。“我们建有‘30分钟反应、24小时巡查、小修不过天、大修不过旬、安全隐患不过夜’的维修机制。”城建部门工作人员这样表示。

  公园的座椅、垃圾桶、公厕脏了,有人随时保洁。“我们管护人员不间断进行巡查管护,不管是卫生保洁还是苗木养护,都有严格的作业规范标准。”园林部门工作人员这样说。

  城市的“细枝末节”在各个部门的精心打磨下变得越来越有质感。去年以来,济源改造提升老旧小区24个,新改建城市管网50.7公里;主城区供热顺利转换,新增改善供热面积280万平方米;打通断头路6条,王屋路、汤帝路南延建成通车;开展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完成河岸绿化16万平方米,建成健身步道23公里;市域河道设置河道安全绳、救生圈、水位标尺,保障了沿岸群众出行安全。城区改造提升持续加力,东区规划建设徐徐展开。城区河流沿岸景观带建设基本完成,“龙潭夜月”美景再现……

  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新。济源城市的宜居功能日臻完善,城市的品质得到明显提升。

  以智能化管理彰显城市温度

  随着城区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越来越多,城市治理问题日趋复杂多元。城市内涝、交通拥堵、停车难……这些“城市病”影响着居民幸福感的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如何对城市运行中的“细枝末节”做好主动监测,从而把精细化管理工作做在前面,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济钢桥下积水严重。”7月5日上午,大雨袭城。济源数字城管中心组织全体信息采集员,到城市各个路段开展巡查工作,遇到问题拍照并迅速上报至数字城管平台,座席员及时转交给相关单位进行处理。

  “信息采集员犹如‘行走的摄像头’,及时掌握城市管理现状,全方位捕捉城市管理漏洞,让城市管理由被动变为主动。”据济源数字城管中心主任李红梅介绍,目前济源城区50平方公里共划分成了1623个单元网格,实现了城区大街小巷、社区公园信息采集员全覆盖。

  在济源数字城管中心,监控屏幕显示着大街小巷的实况,电话声、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为拓宽信息采集渠道,济源将市长热线系统与数字城管系统对接,实现办件互通。“我们还与创建办、文明办、住建、交通等部门联合,通过电话、数字城管微信公众平台和网上领导信箱等渠道,受理城市管理问题,形成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机制,既拓宽了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又避免同一问题多头受理、多头转办,责任单位重复劳动,有效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李红梅告诉记者。

  怎样提高案件办结效率,将管理延伸到基层“末梢”?济源探索建设了“处置通”子系统,将案件逐级派发到一线工作人员的手机终端,一线工作人员可直接通过手机终端,进行案件查看、处置和反馈,实现移动办公。

  近年来,济源不断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便民服务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建设智慧居住社区,推进智慧安防、智慧停车、智慧充电、智慧门禁、智慧照明以及智慧物业服务等建设和升级,实现社区物业管理服务的绿色发展;建设智慧水务、智慧燃气、智慧供热工程,3年内将实现供热、供气、供水智慧监控;多项举措缓解停车难问题,积极引进智慧停车技术,加强停车资源智慧规划,补齐设施短板,提高泊位利用率,构建智慧平台,实现停车信息共享;建设济源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施“1621”养老服务模式(建设1个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施6项助养老服务、开展2项补贴服务、配备1个智能手环),为济源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务,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在未来的城市管理中,济源将继续下足“绣花功夫”,谋“大事”、办“实事”、做“细事”,坚定不移推进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消除城市治理中的“盲区”“盲点”,改善人居环境,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让市民生活更舒心。(记者 史丽娜)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