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传承红色文化 弘扬民兵精神 让红色沃土焕发新活力

2022-07-11 09:53:46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7月10日,是留庄“英雄民兵营”命名58周年的纪念日。7月9日,留庄“英雄民兵营”纪念馆升级改造项目的开工仪式也正式举行。

  在当天的项目工地现场,挖掘机、运输车等各类大型工程机械整齐排成一列,一面面红旗迎风飘扬,热闹的场景,吸引了不少留庄村村民的驻足观看。

  “7月9日、10日这两天对我们留庄村来说,可谓是双喜临门,是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天。”留庄村党总支书记、民兵营政治教导员李东风表示。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对出生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留庄人来说,“英雄民兵营”的历史口耳相传,从老人到儿童,英雄们的事迹早已烂熟于心,甚至人人都能当红色历史讲解员。

  留庄“英雄民兵营”民兵王争争也不例外。今年41岁的王争争年纪并不算大,但是对于英雄们的故事如数家珍。

  “留庄‘英雄民兵营’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兵队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留庄及周边村民在中共济源县委的领导下,联合抗敌,先后配合主力部队或单独作战400多次,打死打伤敌人320多人,活捉敌人220多人,打败日伪和国民党军无数次进犯,保卫了杜八联革命‘小苏区’,有力支援了陈谢兵团强渡黄河,为开辟豫西战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王争争告诉记者,在战争年代,这片红色土地曾经涌现出薛平华、李传玉等一大批著名的民兵英雄,而这些英雄们的事迹,也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留庄人。

  新中国成立后,留庄村党支部继承和发扬战争年代民兵英雄武装斗争的光荣传统,积极响应党中央“大办民兵师”的号召,积极巩固和壮大民兵组织。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留庄民兵继承和发扬战争年代英勇顽强、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在维护社会治安、发展农业生产、战胜自然灾害、改变贫困面貌的斗争中,表现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英勇气概,发挥了民兵组织的突击作用和带头作用。

  在1964年,留庄民兵营被原中共中央中南局、武汉军区命名为“英雄民兵营”。

  战斗精神赓续传承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些年,留庄民兵们英勇顽强、勇当尖兵的精神也在一代又一代的民兵中传承下来。

  疫情防控期间,民兵们主动担当,走村入户开展防疫知识宣传及日常巡逻,不仅协助村组干部挨家挨户排查疫情,还24小时在疫情防控卡点轮班执勤,守护大家共同的安全。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组成了代购服务小组。村民需要啥,我们就去代购啥,让大伙儿足不出户就能拿到生活物资。”留庄民兵营营长翟虎臣介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身为留庄民兵营的一名民兵,在这种关键时期,必须冲锋在前,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这些年,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2021年的汛期,新乡市汛情严重。在这紧要时期,留庄村党总支书记、民兵营政治教导员李东风二话没说,立即召集民兵,在得到上级的批准后,组织18名队员携带冲锋舟、救生衣等物资,第一时间奔赴新乡防汛一线开展救援。

  “我们到达新乡后,向当地的应急救援部门主动请缨,哪里任务重,我们就去哪。”李东风介绍,在救援中,民兵们陆续完成了运送卸载物资、转移人员等多项救援任务,共转移各类人员700多人次,运送卸载生活物资80余吨,“当时条件有限,白天救援时泡在水中,一泡就是一天,但是我们的民兵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更没有退缩,因为我们想着先辈们的事迹,就浑身充满了干劲。”

  每年的夏秋季节,是留庄民兵练兵的日子。因为工作,民兵平日里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每次练兵时,大伙儿都会抽出时间,按时参加。

  “当年的民兵英雄们就是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拿着枪,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所以我们要学习英雄们的光荣事迹,将战斗精神传承下去。”翟虎臣表示。

  红色信念照亮未来

  “每逢节日以及各种纪念日,来自社会各界的群众都会来到‘英雄民兵营’纪念馆缅怀先烈,重温历史。”李东风告诉记者,现在的留庄‘英雄民兵营’纪念馆分为图片区、雕塑区、实物区和影像播放区,一个个浴血奋战的画面、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不仅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时代英模,也展现了留庄儿女团结奋斗、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

  近些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红色旅游的持续升温,留庄村也搭上了这班车,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村民们也过上了好日子。

  “留庄‘英雄民兵营’精神不仅是我们村的立村之本,更是我们村一张响亮的名片。借助这张名片,我们依托红色文化,带动红色旅游发展,让游客也感受红色精神。”谈及未来,李东风满是信心。他表示,在市人武部以及上级领导的支持下,留庄“英雄民兵营”纪念馆在此次提质升级后,一定会成为民兵文化的重要传播平台,实现红色文化传承和旅游经济增长“双丰收”。“我们一定会传承并弘扬革命先烈的高尚品质和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记者 王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