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蹄疾步稳”塑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济源优势

2022-04-30 10:28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陈亚楠

济源乡村美景(资料图片)

  济源实践

  济源是全省唯一的全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省委书记楼阳生在济源调研时,强调要抢抓政策机遇,用好用足政策红利、叠加优势,发挥乘数效应。要积极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运行机制,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推动农村经济繁荣、农民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增活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载体。省委书记楼阳生的嘱托,为济源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

  站在新起点,如何抢抓机遇,享受政策红利,持续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济源还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先行先试”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敢为人先。济源一直有着“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和动力。

  近年,济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亮点频闪,盘活了农村现有资产,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这是济源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全面升级的增益效应。”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史秉锐这样评价承留镇花石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果。

  2015年,花石村实行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农民变股民,投资兴建南山森林公园滑雪场。2016年,该村新建水上乐园、南山梅园等,实行集体控股、集体领办,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今年春节期间,仅冰雪运动一项就让花石村集体增收200多万元。

  同花石村一样,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思礼镇涧南庄村也收获了红利,尝到了甜头。该村将900余亩土地统一规划,打造设施农业、苗木花卉、小型工业三大产业区,盘活了资源,提高土地产出效益。2021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223元。

  2021年,济源完成“一村一品”特色村建设68个,投入衔接资金近5300万元,打造了具有济源特色的美丽乡村组团。

  “比、学、赶、帮、超”巩固改革成果

  跳起来摘桃子。

  如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济源需要树立新目标、练就硬技能、赋能强产业、全力稳增收、提振精气神、拓展新路子,持续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活动‘接地气’。农村就应该发展持久性产业,持续增加村集体收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4月24日,承留镇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兴火说。

  4月18日,李兴火作为示范区首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跟班学习活动的学习对象之一,参加为期一周的跟班学习活动。学习结束后,他和支村两委成员讨论,决定将原来的张庄村豆腐产业规模化发展。

  “目前,我们已经争取到了50万元资金。”李兴火信心满怀。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除了跟班学习活动,示范区还实施了增收晋级擂台赛、集体经济项目擂台赛、结对帮扶、“万企兴万村”行动、“亮钱袋、比项目”发展质量评选等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示范区还将出台《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行动计划》,进一步激活农村各类资源要素,提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能力,力争到2025年年底,全区525个行政村(居)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过5万元,其中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居)达到100个、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村(居)达到10个。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后半篇文章,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越做越好。”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成富营信心满满。

  “输血造血”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再上台阶

  “持续输血”是基本保障,“精准造血”是长久之计。济源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我们在种、管、收、售等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为种植大户提供托管服务,现在业务已经拓展到了豫南地区。”富富康新农业植保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志超说。

  富富康新农业植保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流转土地2000多亩,实现全程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吸引周边种植大户加入。目前,合作社直接带动农户6000多户、间接服务2万余户,累计服务面积达30万亩次。

  2021年,富富康新农业植保专业合作社联手合力、喜耕田、新大地等8家合作社组成鸿图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统筹各成员社资源,共享设备、信息、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资源,构建出更加多元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入联合社后,我们的业务量增加了,收益也提高了。”4月25日,合力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吕玲玲向记者介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了更加多元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让规模经营效益实现最大化。

  家庭农场也是济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经过几年的发展,探索出了济源样板。

  成立于2013年的丰园家庭农场共流转土地1850亩,秉承“科技引领、绿色生态”的宗旨,逐步形成了以优质粮食作物为主,蔬菜、林果为点,集生产、销售、休闲、科普于一体的现代化家庭农场。

  “这么多年最深刻的感受就是种地越来越轻松,农业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普及率超过95%,农业生产管理更规范、更标准,包括优良品种选育、技术管理统一,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和科技化,土地效益实现最大化。这也是我最值得骄傲的地方。”丰园家庭农场负责人冯卫峰说。

  “济源非常重视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高质量发展。”市农业经济管理站工作人员段淑娟介绍,济源以合作社“强化内部管理,提升合作社规范发展能力、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合作社生产经营能力、加强联合合作,提升合作社服务带动能力、突出以点带面,提升合作社示范引领能力、聚力培训指导,提升合作社领办人综合管理能力”五大能力提升行动和家庭农场“规模适度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合作化、产品品牌化”“五化”质量提升为抓手,推动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济源步履铿锵。(记者 王鸿斐)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