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法治化营商环境调研座谈活动。
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不定期走访调研,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做好释法答疑。
畅通企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向有关单位交办,明确办理时限。
……
一诺千金,有诺必践。今年年初,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制定实施后,示范区政法系统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加快推动各项措施落实,为各类市场主体架起了一张“有速度”“有温度”的营商环境“防护网”。
紧密结合政法工作实际,示范区政法系统认真落实《济源示范区政法机关依法保障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十条措施》,提升执法司法质效,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着力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拧紧“链条”,严惩涉企违法犯罪。坚持以打开路,充分利用“全警合成作战一体化调度平台”,全面提升警务效能,加快涉企违法犯罪侦办速度;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严格规范公安涉企执法活动,狠抓制度建设、执法监督、纠错纠偏,不断提高涉企执法效率和质量;持续开展“我为群众护平安”大巡防活动,进一步压降涉企违法犯罪发案率;充分利用各类护企热线,24小时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在防范电信诈骗等法制宣传活动实现重点企业、项目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面向中小企业扩大宣传,全面提升企业防范电信诈骗能力;持续开展“双打”即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重点打击涉及高新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等严重侵权假冒犯罪。
招数“过硬”,提高涉企审判执行质效。积极落实庭审直播率35%的目标要求,能播尽播,做到庭审直播常态化;庭前充分准备,加强分工协作,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开庭,妥善处置直播突发情况,提高庭审直播率;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联席会议制度,打通执行工作瓶颈,解决“联而不动、动而乏力”问题,综合运用强制执行措施,提高涉企案件执行到位率;参照我省不良贷款清收工作机制,建立专门针对金融领域的府院联动的纠纷化解机制。
行动“突围”,不断保护企业家权益。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界限,从严把握经济犯罪立案条件,防止刑事执法介入经济纠纷;慎重适用刑事强制措施,强化侦查监督平台运用,加强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监督,积极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对确需采取查封措施的,严格区分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个人财产与法人财产等界限,严禁违法查封案外人财产,严禁超标查封和乱查封;被执行人有多项财产可供执行时,选择对其生产生活影响较小的财产执行;灵活运用查封措施,对能“活封”的尽量不进行“死封”;对经营失败无偿债能力但无故意规避执行情形的企业家,及时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删除;对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的,及时屏蔽失信信息,及时恢复企业家信用。
执法“严格”,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深化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工作,推进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平台标准化、运行机制规范化建设,加强业务培训指导、运行监管和跟踪问效,让下放权限真正在镇(街道)经济建设和综合治理中发挥实效,全面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良善;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党群连心工程”和“万人助万企”活动,修订完善《“送法进企业”法治宣讲活动方案》,结合企业涉法涉诉情况,梳理明确政法各单位联系帮助企业台账,避免重复调研。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当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服务员”,让每一家企业切实感受到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公平正义的执法环境,济源政法系统一直在路上。(记者 刘永芳)
3月29日,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史秉锐主持召开示范区疫情防控形势研判会,听取防控工作汇报,研判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对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2022-03-30主体大棚建设已经完工,17个温室大棚已经栽种菜苗……这是3月25日记者在济源智慧农业蔬菜产业示范园看到的场景。
2022-03-29【抓紧抓细抓严抓实防控措施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守住“一米线” 守护“安全线”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济源医院、商超、车站等公共场合均张贴了“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的标识,广大市民也能自觉遵守“一米线”安全距离。 2022-03-29
为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示范区农业农村局积极开展春季麦田管理工作,做好病虫害科学防控,全力以赴保丰收。
202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