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种产业又迎春
关注济源网微信
眼下,蔬菜制种进入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3月22日,在坡头镇郝山村,记者看到一垄垄绿油油的制种蔬菜长势喜人,村民们抢抓农时,加强制种蔬菜春季管理,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这两个亲本开花时间相差太久,母本开花时间早,一定要做好打顶,调整花期。”村民翟道胜说,“只有把顶部的白菜花掐掉,才能促进植株发芽分化,提高产量。”
翟道胜是郝山村蔬菜制种“老把式”,今年种植10亩制种蔬菜。“蔬菜制种效益好,周期短,平均每亩收益5000元左右。”翟道胜说。
郝山村地处山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郝山村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托全国蔬菜制种行业的龙头企业——济源市绿茵种苗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蔬菜制种产业,用一颗颗小种子,让群众端上了“金饭碗”。
为了加强管理,郝山村成立了蔬菜制种协会,为村民提供技术服务,不断推动郝山村蔬菜制种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发展。“技术员随叫随到,他们会根据植株长势,及时为我们提供技术服务,让我们发展蔬菜制种更有保障。”村民郝福喜欣喜地说。
郝福喜有着20多年的蔬菜制种种植经验,也是最早一批发展蔬菜制种的种植户。“去年我种了7亩白菜、甘蓝,收益4万元左右,今年我又增加了一亩制种白菜。”谈及蔬菜制种的收益,郝福喜赞不绝口。
“大白菜、上海青等蔬菜逐渐进入盛花期,我们安排专人对这些蔬菜进行铲除,做好去杂工作,不断提高蔬菜种子纯度。”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济源分公司驻坡头镇郝山村第一书记王友世告诉记者。
郝山村的蔬菜制种产业不断壮大。“我们村蔬菜制种由最初的20多亩发展到如今的400余亩,惠及全村80多户,年收入120余万元。”王友世告诉记者,他们会大力发展蔬菜制种产业,不断扩大蔬菜制种面积,走出一条产业兴旺、村民增收的致富路。(侯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