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党群心连心】党群连心激活“红色引擎” 古轵大地再燃“红色动能”

2022-01-17 11:02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隆冬时节,行走在古轵大地,最亮眼的是一抹抹跃动的红色。

  在农村,“功能性党小组”全覆盖,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横向到生活、纵向到生产的服务模式;

  在社区,机关党员进楼入户联系群众,沁园春天、轵国花园等11个小区处处可见党员干部宣讲防疫知识、筑牢抗疫防线的身影;

  在企业,“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作用,清水源、金康达等1200余家企业及商户实现党员对接职工零遗漏;

  ……

  实施“党群连心工程”以来,轵城镇将此作为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将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做实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不留空白织密“党群连心网”,尽心用情共筑“党群连心桥”,在深入基层的“毛细血管”中,激活为民办实事的“末梢神经”,用心用情办好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织密“党群连心网”

  “以前,阴雨天气,我们去买菜都恨不得捏着鼻子,踮着脚尖。现在的杨树口菜市场真是大变样了,干净又敞亮,买菜时的心情都好了!”1月12日,正在买菜的西轵城村村民郑东丽高兴地说。

  投资500余万元的改造提升已全面完成,从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到清爽美观、整洁宽敞,杨树口菜市场的嬗变是轵城镇把“党群连心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民办实事上的生动注脚。

  小事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党群连心工程”实施伊始,轵城镇就提出明确要求:每月25日为党员联户日,纳入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管理;坚持“13710”工作法,联户党员将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梳理登记,把跟踪联系办理情况及时反馈给群众;各党支部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对联系户群众开展一次抽样调查,及时掌握党员联户情况;将党员联户与党员承诺践诺、星级管理、民主评议党员、“五事争先”工作结合起来,对党员联户工作进行综合考评,评选“党群连心”标兵党员;将“党群连心工程”纳入各党支部考核,每季度以党总支为单位,组织一次党支部书记“党群连心工程”工作交流会,评选“党群连心”先进党支部,颁发流动红旗。

  走基层听民声,办实事解难题。轵城镇坚持“自愿结对、组织调控、优势互补”的原则,织密“党群连心网”:建立机关党员和职工群众“一对一、多对一”联系服务网络,机关105名党员与53名职工群众结对全覆盖;建立机关党员联系小区住户网络,确保2500余户小区住户与党员联系全覆盖;建立机关党员干部联系服务辖区企业、个体工商户制度,全镇1200余家企业及商户与党员对接零遗漏。

  特别是在农村,按照“居住相邻、自愿双向、能力互补”的要求,全镇69个村1773名党员采取党组织分配与个人自愿选择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党员联户“一张网”全覆盖。

  “只有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把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解决好,党员干部把群众的事情真当事、当真事,全心全意服好务,党群关系才会越走越亲。”在轵城镇党委书记董倩看来,“党群连心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工作,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走心”行动,必须全力以赴把工作干实干细,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共筑“党群连心桥”

  从蜗居在几十平方米的家里搞创作,到即将在上千米的空间中挥洒自如……30岁的帖烙壁画创作者卫衡的创作空间越来越大。

  2021年,卫衡想有更大的创作空间,但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同年9月,在“党群连心工程”党员走访过程中,得知他的诉求后,党支部专题开会研究。很快,卫衡新的创意工作室有了“着落”。“村里帮我找了一个1300多平方米的场地,还积极帮我协调各种事情。”看着装修完的新工作室,卫衡感激地说。

  在基层工作近50年,如何为群众排忧解难,西轵城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卫汉山一直在思考。对于有着4470户13420人的西轵城村而言,更是任重道远。

  迎难而上,方显初心。着眼消除服务群众的“空白地带”,西轵城村按照“1+2+N”的模式,将村中居民、临街商户全部划入网格和微网格,并且以微网格为单位,建立起党员联系群众的全覆盖党群连心体系。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村里就解决什么、推进什么。按照“知年龄、记需求,知经历、记困难,知家境、记难题”的“三知三记”要求,西轵城村所有党员采取挂牌子、进家门、扫微信等方式,主动与联户家庭“认亲”,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有效避免了党群连心服务“真空”。

  聚焦群众期盼、聚焦群众向往、聚焦群众关切,一桩桩“急难愁盼”的糟心事,变成一件件服务群众的暖心事。

  照顾辖区老人、帮居民处理日常琐事、上门调解邻里纠纷……对党员郑小武来说,无论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是关乎民生的大事,只要是村民的事他都记在心间。他的笔记本上,清楚地记录着村民的各种诉求。处理好群众的事情后,他还会在笔记本上记下自己的感受。“只要群众有需求,我就会尽力帮一把。”郑小武说,只有实打实,才能心贴心。

  打造发展新引擎

  “别看我年纪大了,但我是党员,村里有需要,我必须站出来。”在中王村,老党员许定乾就“篮球小镇”项目征地问题,主动上门给群众做工作。虽然已经73岁,但是许定乾说起话来掷地有声。他告诉记者,重大项目事关济源发展,大家应全力支持,积极为济源发展贡献力量。

  2021年以来,轵城镇围绕年度重点项目,充分发挥基层党小组服务功能,成立“项目协调党小组”。许多像许定乾一样的党员挂牌上岗,“亮身份、亮承诺”,聚焦群众关心的拆迁、征地等热点问题,与村民进行沟通协调,妥善处置争议纠纷,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推动重点项目有序实施。目前,省级重点项目小浪底北岸灌区总干渠涉及的17个村1100余亩临时用地和14个行政村235亩永久性用地协调任务基本完成。篮球文化产业园、客运枢纽站(客运南站)、引黄调蓄、金马年产180万吨焦化等10余个示范区重点项目所涉及的协调任务正按既定方案积极推进。

  聚焦民生实事、强力保障民生,轵城镇重大项目全力推进,民生实事也落地有声。

  老百姓有什么需求?实事办得怎么样?是否顺利解决?打开“德蕴良安”APP,村民就能清楚地看进展、评成效。办实事的内容向群众征集,办实事的效果让群众检验,良安新村将“党群连心工程”与道德积分制相结合,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能让党员有数、让组织有数。”良安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团告诉记者。

  你“点单”,我服务。“党群连心工程”实施以来,轵城镇根据群众“点单”,快速解决落实,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变“等群众上门”为“送服务上门”,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的学习成效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强大动力。

  截至目前,全镇党员干部先后走村入户12000余人次,发放“党群连心卡”2800余份,记录“驻村日志”50余万字,排查调处矛盾纠纷563件,汇总群众意见建议451条,及时解决问题432个,化解项目征地、拆迁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36个,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记者 齐新颜 刘永芳)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