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黄河岸边是家乡”系列报道之二 红色唐山故事多

2022-01-08 10:17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仅有140多户、6平方公里的邵原镇唐山村,不经意间,在地图上很容易滑过。

  唐山,地处济源西南端,与洛阳新安、山西垣曲相邻。黄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弯,然后向东流去。冬日暖阳下,唐山正静静躺在母亲河的臂弯里,透出一种幸福的味道。

  晋禄鸿家是唐山村离黄河最近的人家,门前,一条大河流淌而过,正像歌曲《我的祖国》中唱到的那样。

  自从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蓄水后,河水由浊到清,河面从窄变宽,他都历历在目。“听老人讲,以前在岸边能听到嘹亮的黄河号子,能看到船公拉纤的倔强身影。”在晋禄鸿眼中,那是刻在一代黄河人身上的岁月风光。

  时光匆匆而过,但不曾改变人们对黄河的向往。年轻时晋禄鸿曾在福建打拼,见过大海最美的样子,可家乡门前的黄河更让他魂牵梦绕。后来他毅然告别生活多年的海边,回到唐山老家,在黄河边搞起网箱养鱼。“水里捞金”,让他收获满满。

  黄河流域,重在保护。随着一纸禁令,网箱从河面上消失了,黄河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村里的养鱼户有的转产,有的到城里做起了三产,晋禄鸿却始终不愿离开,因为脚下有祖祖辈辈留下的红色故事和美丽传说。

  “我小的时候,就是听着陈谢大军渡黄河的故事入睡的,伯父讲过许多次。”解放战争时期,晋禄鸿的伯父随着长江支队南下福建,并在那里度过了一生,家乡至今还传扬着老一辈英勇抗日、解放全中国的故事。“看,距那个山口不远处,就是陈谢大军渡河的地方。”顺着晋禄鸿手指的方向,依然可见渡河旧址。

  据史料记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只有100余人口的唐山,竟涌现出20多位热血男儿,血洒战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如今,在村子入口处,矗立着一座唐山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肃穆,引人注目。在黄河岸边高高的山岗之上,一棵苍翠的松柏傲然挺立。那是1945年8月15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唐山群众自发种下的。77年过去了,松柏还是那样精神,阵风吹过,枝叶摇摆,好似在讲述身边那些动人的往事。

  令人欣慰的是,红色基因依然在唐山代代传承。唐山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高国强告诉记者,村里人如今还保留立志参军入伍的优良传统,全村现役和退役士兵就有29人。受到前辈的熏陶,村民高世军、赵尧升两家两代都有人入伍。参军报国,唐山村一代又一代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从不曾动摇过。

  63岁的周备选曾是村里的一名教师,记载着唐山发生的变化,也记录着黄河与村里人的世代情缘。“以前,老一辈靠着黄河航运,养家糊口、勉强度日,很少有人愿意来这里。现在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来到我们这个村,观赏黄河风光,追寻红色足迹。说到底,祖祖辈辈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黄河。”周备选说。

  保护黄河正成为唐山人的自觉行动。高国强说,全村的林地面积是耕地的六七倍,当地正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小山村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时间回到去年11月,村民赵海青和工人们正在梯田上刨红薯。“我家的红薯,紫皮黄心儿,富硒的,非常诱人。”赵海青说得让人颇有些嘴馋。赵海青家今年种有30多亩,成为全村的红薯种植大户。

  人们知晓唐山,大多还是因为这里举办的富硒红薯节。唐山本来并不盛产红薯,2015年,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村里引进种植口感软糯香甜的富硒红薯,加上黄河岸边富含有机质的土地滋润,产出如此营养喜人的红薯也就不足为奇了。

  富硒红薯节共举办了三届,引得众多游客纷至沓来,给这个往日平静的小山村带来热气腾腾的烟火气息。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袭来,节会取消了,但人气并没有减少,群众种植热情依然很高。

  记者采访途中,见到村口一处厂房正紧锣密鼓加工红薯。从红薯到淀粉再到粉渣,关于“薯字号”的产品,一样不落,都走进了农民的增收口袋。“在我们这儿,红薯就是个宝,一亩地收入有4000多元。”高国强算得仔细,目前全村种植红薯200多亩,收入以万计。

  好生态、好环境、好红薯,开启了唐山人的好日子。

  红色故事、红色基因、特色产业,拓展着唐山人的幸福之路。

  滔滔黄河作证!(记者 付卫东 刘永芳)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