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小晨关注】随迁老人之困:舍不下的亲情,回不去的家乡

2021-12-24 11:03:03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老年人通常被认为是流动性较低的群体,然而,不少市民发现,身边有了越来越多的“老漂族”——他们在退休后为了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离开家乡,像候鸟一样“漂”至陌生的城市,来到子女的工作地。

  他们内心究竟渴望什么、担心什么?他们和子女孙辈之间、和新邻居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近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了该群体的生活状态。本期,让我们走进这样一个群体,倾听他们的声音。

  老人“漂泊” 大多为照看第三代

  元旦假期即将来临,回家的日子又近了。62岁的陈阿姨掰着指头掐算着回家的日子。一年前,她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安徽老家,来到济源照看孙子。今年元旦,陈阿姨特意和儿媳“请假”,早早预定了回家的车票。

  去年3月,为了支持子女工作、照顾孙子,陈阿姨离开老伴儿,从安庆来到济源,成为陌生城市中的一员。像陈玉萍一样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乡,跟随在外地定居的子女生活的异乡老年人,大家称之为“老漂族”。

  “我们小区80%的孩子是老人带,他们还得负责做饭、收拾家务、洗衣买菜。”“在这边带孩子也没个能聊天的朋友,连对门对户都不认识。”“老伴儿一个人留在老家,饭也吃不上一口热乎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在济源类似陈阿姨的“老漂族”不在少数。他们为了子女上学、创业、成家、立业,操持了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晚年来到陌生城市,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充当着“老保姆”的角色。

  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我国流动老人将近有1800万。其中,43%的老人离乡是为了照顾晚辈。工作太忙没法带孩子,父母帮忙;没空打扫家里卫生,父母包办;习惯了家里的饭菜,父母承揽……接连不断的供需矛盾,让本该颐养天年的他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子女所在的城市,开始了长时间的“漂泊”生活。

  快乐并思念着的“老漂族”

  “儿子大学毕业后,跟着女朋友来济源工作,便在这儿买房、结婚。儿媳生下大孙子后,便让我来看孩子。我在济源已经5年了,刚开始没地方去,特别孤独。现在,我每天把孙子、孙女送到幼儿园后,就跑到公园里跳舞。”61岁的张女士说。

  心直口快的张女士是东北人。她告诉记者,儿子和儿媳是大学同学,在济源一家企业里工作。两个人工作都很忙,每个月还有2000多元的房贷要还。大孙子出生后,张女士就义不容辞来济源帮他们带孩子,好让他们安心工作。后来,儿媳又生了小孙女。张女士看着孙子、孙女一天天长大,从咿呀学语,到缠着讲故事,心里很有成就感。

  与张女士相比,家住西水屯居委会的赵叔叔心里更多的是挂念。他有一儿一女,女儿在安阳当老师,小儿子在郑州上班,都在2018年生下了孩子。“以前总幻想着有了孙子、外孙后三代同堂,享受天伦之乐,现在是给自己找了个麻烦事儿。”赵叔叔说,现在,他和老伴儿只好兵分两路,他去郑州,老伴儿则去了安阳。

  “现在,我们就是每天晚上通电话,在视频中看看对方。”赵叔叔说,“平时也没啥好愁的,就是老伴儿一个人在安阳,我心里时常挂念着,担心她吃不好睡不好。”自从结婚后,老两口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从来没有分开过这么长时间,想不到老了还要分居两地。如今,老两口在一起顶多待一两天就又要分开,只有过年才会聚在一起,每年见面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个月。聚少离多,让这对花甲老人感到些许无奈。

  赵叔叔告诉记者,以前在老家手机都不经常使用,但是去了郑州以后,手机时刻不离身,生怕离开一会儿就错过老家打来的电话。“虽然在这里生活不错,但是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赵叔叔告诉记者,楼下老人们聊的话题,自己插不上话,也担心大家听不懂自己的方言,索性就不开口,无处可去时只能坐在家里发呆。“说实话,我还是想回家,毕竟是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赵叔叔坦言,“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外面的条件再优越,环境再好,也不如自己的家好。

  身处异乡,语言、出行成难题

  老家在湖北随州的李阿姨得知儿媳怀孕后,就放下家中的一切和老伴儿一起来到济源,照顾儿子和儿媳。

  自从来到济源,李阿姨和老伴儿的生活彻底变了样。李阿姨告诉记者,她在老家有一栋小独院。她的老伴儿在院子里种了些花花草草,每天除了打理花草,还可以跟邻居坐在院子里聊天。李阿姨则每天忙完家务就去跳广场舞。拥有全套“装备”的她,还是周围阿姨们的领舞。

  可来到济源快一年,李阿姨和老伴儿除了在家附近的超市和偶尔跟着儿子一起外出遛弯,别的哪儿也没去过。“刚来的时候,我们很不适应,每天都不出门,因为就算出了门也不认识路,听不懂别人说话,更不知道该坐哪趟公交车。后来,还是孩子们带着我们去了趟超市才认识路。”李阿姨说,尽管如此,他们每天也只是去一趟超市,来回最多一小时。

  以前在老家,他们出门就能遇到相处多年的邻居,张口就是亲切的家乡话,聊起来能说个没完。现在,他们和邻居们交流时,只要对方的济源话语速稍快,就很难听懂。同样,李阿姨的湖北话,邻居们也不太能听懂。

  虽然有着种种不适应,但在李阿姨看来,只要能帮助到孩子,让他们能轻松工作,老两口暂时受点难为也没什么,只想趁着身体还健康,多帮帮孩子。采访中,多数老年人和李阿姨一样,表示只要子女需要帮助,自己还是会义无反顾。

  “老漂族”要老有所乐

  在陌生的城市,社交圈子的缩小、语言的不习惯、环境的不适应等,都给不少“老漂族”造成了困扰。王爱芬是一位积极乐观的“老漂族”。2018年,她从潍坊来到济源照顾孙子,最大的感悟就是“要学会自己找乐子”。她认为,“老漂族”应该走出家门,多结交朋友,主动融入社区活动,积极适应陌生环境,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

  63岁的李惠玲8年前只身从济源去了濮阳,把两个孙子一手带大。直到今年,小孙子上小学后,她才如愿回到了济源老家。这位曾经在乡村教师岗位上退休的老人,面对多年的“老漂族”生活,感慨颇多。

  “成年子女要多花时间陪陪老人,平时多一些交流,给予父母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培养兴趣爱好,丰富他们日常精神文化生活等。”李惠玲作为“过来人”告诉记者,“老漂族”的子女应该多陪老人认识一些新鲜事物;时刻关注老人的精神状态;多陪老人散散心、说说话;鼓励老人主动参与社会活动,让老人的生活变得丰富一点,让“老漂族”对异乡有更多归属感和幸福感。(记者 王兴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