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追寻初心 济源印记】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济源干部南下福建纪事——挺进江南(一)

2021-12-08 09:38:42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是期盼,是希望,一场久盼而至的春雨,拉开了长江支队南进的序幕。

  1949年4月25日清晨,长江支队冒着蒙蒙春雨,从武安城出发,离开集中整训一个月余的太行山大本营,踏上数千里南下之路,沿平汉铁路日夜兼程,向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挺进。

  南下行军路上,像长江支队这样一支宏大的队伍,后勤保障十分重要。出发前,支队成立了供卫部,内设供应科、审计科、会计科和卫生室,选调300多名对财务和粮食工作有经验的干部,从支队到中队组建了一套完整的供给机构。后勤供应工作实行支队、大队和中队三级分工负责制。支队供卫部主要负责监管财粮和装备物品的领报,财粮、装备和生活用品的组织与分配,行军路上需要的交通车辆申请、租用和调配,以及华北局拨给南下干部途中所需经费的审批支付和预备金(银元与元宝)的携带和保管。6个大队供应科的业务工作由供卫部负责。

  4000多名干部大军徒步行军,大雨不停,道路泥泞,但沿途受到工人、学生、农民的热烈欢迎,鼓舞着南下干部克服行军中一个又一个困难。在河南北部平汉路沿线一带,有几天长江支队和第四野战军的部队同路前进。四野步兵炮兵几路纵队,战马辎重,红旗招展,浩浩荡荡,大有排山倒海之势,让同行的南下干部们倍感自豪。行进之中,长江支队和四野你拉我唱,一路歌声四起,此起彼伏。大家互相鼓励,精神勃勃,完全忘记了长途跋涉的疲劳。途中每天都有胜利的消息传来,燃烧着长江支队战胜困难的激情,鼓舞着长江支队加快南进疾飞的脚步。

  长江支队第六大队4月25日从武安出发,步行50余里住羊井村(河北邯郸),27日住湾漳营(邯郸磁县),28日进入河南境内,从敌根据点安阳西侧绕过,宿营老庄村(河南安阳),29日、30日经汤阴(河南安阳)、淇县(河南鹤壁),5月1日到达汲县(河南卫辉),在汲县停留一天,5月3日到达西河村(河南新乡),九天行进400余里。徒步行军速度缓慢,而被战争破坏的铁路一段能通,一段不通,黄河北岸的老田庵车站是长江支队穿越黄河前的最后一个车站。为了能到黄河北岸坐上火车,打前站的区党委书记冷楚到开封通过前线兵站要来了调车指令。此时大队人马尚未到达黄河北岸老田庵车站,支队命令各大队3时起床,4时吃饭,5时出发,急行军130余里直奔老田庵。大家边吃干粮边行军,你追我赶,下午到达老田庵时,实在走不动了,有的躺倒在铁路上一动不动,口渴的拿小茶杯接点火车漏下的水一饮而尽。

  (未完待续)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