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追寻初心 济源印记】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济源干部南下福建纪事——武安整训(五)

2021-12-04 10:11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陈亚楠

(接上期)

  组织方面:统一作息时间,以中队为单位,白天讨论、学习或上军事课,晚上组织文娱活动或看戏剧节目,讲军人风纪、防空疏散、战地救护、夜间行军知识,进行行军演习。济源选调的长江支队第六大队第三中队,政委是王安珍,中队长是杨杰,副中队长是赵守训、李岳;中队设组织、政宣、供卫3股,为行军方便,分为3个分队,分队长是成富物、赵维天、郑毓秀;分队下设9个小队,实行半军事化的生活、行军、学习。为丰富大家的文娱生活,各中队普遍教唱革命歌曲。唱到“毛主席、朱总司令家住在南方,万里长征到北方,把咱来解放,我们要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南下干部无不感慨万千,感到南下的光荣;看到《闯王进京》《血泪仇》《木兰从军》等戏剧,南下干部都感到责任重大、热血沸腾。

  学习方面:南下干部先后学习了毛泽东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以及形势任务、城市接管、工商政策、入城守则、党的建设等10余个报告和文件。特别是七届二中全会根据全国胜利形势,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为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而努力奋斗,号召全党继续发扬艰苦朴素、勤俭建国的精神,谨防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袭等,对大家教育很深。学习提高了南下干部的思想认识,使南下干部明确了新区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任务,增强了克服困难接管城市、开辟新区的决心和信心。

  思想方面:武安整训期间,一些南下干部思想上有过动摇,有的怕到新区工作困难多,有的担心家庭没人照顾。支队指示各大队、中队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学文件、听报告,联系实际进行小组讨论。战争形势的有利发展和变化、党对新区的方针政策,使南下干部的政治觉悟有了很大提高。4000余名南下干部更加坚定了革命到底的决心。

  生活方面:南下途中的粮食就地筹集,其他生活费用由上级发放。太岳区党委发给每个同志暗灰色粗布军服一套、单人蚊帐一床、行军小油布一条。每个中队的供卫股为每个南下干部准备了行军背粮袋、干粮等必需品。济源干部从家乡出发时,组织上还发给了生活费和防治小病的简便药品等。这为大家顺利南下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武器装备和军事训练方面:县级干部和跟随的通讯员、区级干部和武委、公安干部都带有枪支,有的一人带长短枪两支。六大队由参谋苏奋主持操练,内容包括队形、队列、防空、救护、射击、投弹和进入城市及乘火车、轮船应注意的交通事项等。

  大浪淘沙,沉者为金。武安整训对于长江支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严明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军事训练,使长江支队这支以农村干部为主的地方干部队伍,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如果没有武安整训或者武安整训不彻底,要顺利南下,要在国民党统治多年的新区站稳脚跟、打开局面,难度之大就可想而知。济源南下干部,后来的福建省财政厅厅长晋静波晚年回忆武安整训时说,“两个务必”在那时乃至终生都带给他极大触动。济源南下干部张战元在其行军日记中写道:这次学习使我感觉到,今后的政策是先城市后乡村,这和过去的工作大有区别。全国最后的胜利就在眼前,今后的任务是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到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如不加强学习,就跟不上社会前进的发展。在这段学习中,我感觉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未完待续)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