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锚定五年发展目标 聚焦六大重点工作”系列报道之五 生态优先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屏障

2021-11-18 09:53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位于坡头镇的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最美的季节,成片芦苇簇成的“地毯”上空,一群群鸟儿不时掠过。

  济源境内的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西长65公里,总面积8000公顷。保护区内物种繁多,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繁殖地和觅食地。

  这里秋冬季节格外热闹,远道而来的候鸟,将在这里休整一段时间,再开始向南展开它长途旅行的羽翼。

  这片保护区内负责鸟类监测的张灵宝告诉记者,每年9月以后,迁徙的“先头部队”陆续抵达这里,大部队则在11月、12月到达,“繁忙”的季节应该在1月至3月,有数万只候鸟云集这里。

  “事实上,我们观察发现,越来越多的候鸟没有离开这片保护区。”张灵宝自豪地说,近两年,有许多候鸟选择留在这里越冬。

  横跨太行山山地生态屏障区和沿黄生态保育带,济源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温度14.5℃、年平均降雨量567.9mm、年平均相对湿度68%。这里并不严寒的冬季和理想的水域以及温和的阳光,让候鸟感到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安全的越冬栖息地。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今后五年,要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典范区,更加彰显济源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在沿黄生态屏障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推动济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修复,刻不容缓——

  “这里以前是一个垃圾场,经过设计改造后,用铁丝笼加石头修复成了石笼景墙,里面种的是芦苇。”

  “这一片以前是个石料厂,现在变成了绿油油的草坪。”

  推沟平垄、推埂平障、拆除鱼塘、清除废弃砂石场,栽植水生湿生植物、花草、乔灌木,建成观鸟塔、巡护木栈道、巡护道路……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站站长李卫丰边走边介绍湿地的变化。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以来,济源全面规划、分步实施,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加快自然保护区保护与修复步伐。

  目前,二期工程已经接近尾声,恢复湿地50多公顷,新增林地30多公顷,涵养水体100多万立方米。

  生态保护管理、科研监测、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强,科学修复退化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变迁,是黄河流域发展理念进步的缩影。

  近年,济源实施黄河沿岸水土保持林精准提升、一级支流两岸全面绿化工程,湿地管护水平不断提升。

  植树造林、综合治理、绿荫乡村……济源人民用坚韧不拔的愚公移山精神,咬定青山、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黄河流域林业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保护,责任在肩——

  张灵宝的同事常戏称他为“黄河湿地守鸟人”。

  平日里,张灵宝最大的乐趣就是选取地方架设“长枪短炮”观测鸟类。他见到最多的鸟类应该是骨顶鸡,每年一二月份能有上万只。

  “去年我们就是在这片区域发现黑鹳的。”张灵宝激动地给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能在济源看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张灵宝喜出望外。

  为了给鸟类提供更好的栖息地,满足它们的觅食需求,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这里栽种培育了芦苇、蒲草等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湿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李丽是这里的植物监测员,据她观察,越来越多的植物在这里生根发芽,湿地的生态环境形成了良性循环。她说,黄河流域济源段的地理环境独特,这里的水清澈见底,不见黄沙,经常能看到成群的水鸟在水面觅食嬉戏。

  “之前有周边村民给我们打电话,举报这里有人在搞养殖。”李卫丰哭笑不得的同时感到骄傲,他说,这其实是生态修复后,这里鸟越来越多了,说明济源在黄河湿地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成效。

  李卫丰说,这片保护区建有5个小型监测站,实时监测风向、水位、负离子氧气含量等数据。他们将根据这些数据及时掌握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进一步了解适宜鸟类生存的生态环境。

  目前,这里有鸟类206种,其他动物260种,植物743种。其中,有黑鹳、白鹳、金雕、玉带海雕、大天鹅、小天鹅等被列入国家重点一级、二级保护的鸟类36种。

  对于职责,李卫丰认为并非只是日复一日的巡护和管护。

  在他的理解中,这份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非凡,要管控好生态红线,拯救、保护好珍稀动植物,做好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守护黄河,守护家园。(记者 张恒)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