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在济源】争当绿色生活践行者 守护济源碧水蓝天
关注济源网微信
每天早上6时30分,63岁的市民张素梅都会准时来到世纪广场,与朋友们一起练太极。
广场上造型各异的绿植、清新的空气让张素梅感觉十分愉悦:“美好的一天从这里开始!”
济源各游园内,打太极、跳广场舞、跑步、散步的市民随处可见;出行时,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公交车成为不少市民的首选,公共交通的使用率明显提高;在餐馆就餐时,按需点菜、剩菜主动打包的市民越来越多……绿色、低碳、环保的健康生活方式已经融入市民的生活中。
“90后”王莹莹是位购物达人,平日里追求时髦,非常爱美。每当有喜欢的店铺上新,她总会在第一时间挑选购买。
时间长了,衣柜里的衣服越来越多,这让她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些浪费。于是,她将自己衣柜内的闲置衣服收拾妥当后,有些送给了朋友,有些捐赠给了爱心公益组织。“今年‘双十一’,我只买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如卫生纸、洗衣液等,没有买一件衣服。”王莹莹说,衣柜内的衣服变少了,使用率却提高了,自己也能够将钱攒下来,花费到更有用的地方。
11月1日上午10时,在位于沁园路上的丹尼斯,市民李强强将购物车内的商品一件件递给收银员。“您好先生,需要购物袋吗?”“不需要,我自己带了购物袋。”
结完账后,李强强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帆布袋,将购买的商品装了进去。“现在提倡绿色环保,咱也得赶上潮流。”李强强告诉记者,使用帆布袋不仅省钱,还能减少白色垃圾污染。
近年,随着城市发展与市民出行理念的转变,在济源的大街小巷,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的身影随处可见。“短途出行选择骑车,长途出行选择城市公交车,既方便还低碳环保。”段阿姨居住在沁园社区。在她的带动下,一家人的出行方式也从私家车改成了各种公共交通。“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为城市环境做贡献。”段阿姨说。
据了解,济源率先在全省实现城区公交全免费,高峰期单日客流量突破10万人次,公交车乘客大幅增长,城区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22.8%,真正实现了“出门上路,抬脚上车”。
衣食住行,事关民生,连接着千家万户。出门后随手关灯、洗漱时拧紧水龙头、就餐时将剩饭打包……不少市民早已将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融入生活当中。人人争当绿色生活的践行者,共同守护济源碧水蓝天。(记者 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