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文

牵挂

2021-10-21 11:34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连日来的持续降雨让老李犯了愁……

“今秋的天真是‘漏’了!加上这次下雨,两个多月,老天爷都下7场雨了。”

“地里的玉米快熟了。房后的堰垴要塌方。儿女们都住在城区,这可咋办?”

老李是村里的独居老人户。看着院内满地的连阴雨泡,他的心忐忑不安。

这几天,镇、村干部也不断来看望老李,劝说他立即转移到安全地带进行紧急避险。

“广大父老乡亲,你们好!今年是雨季降水较多的一年,全镇累计降雨量已达965mm,其中7月10日以来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导致我镇多处出现滑坡、塌方和道路悬空、河道护堤损毁,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安全隐患。为了您的安全,请及时转移避险……”

村里的喇叭一直响个不停。老李心里明白,只要村头电线杆上的两个大喇叭一开始吆喝,就肯定会有大事发生。

果不其然,干部们再次走进了老李的家。

“叔,你也听到广播了,今年雨水大,你家房后堰垴高,这里不安全,必须撤离!”

“大爷,我是镇里的小刘。汛期紧急撤离是市里的‘金标准’,也是为您考虑。”

面对干部们的反复解释,老李说出了自己不搬的理由。

“你们看这主房,连山石地基,砖墙结构,结实得很。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都没遇见过啥事。”

“我走了,去哪儿吃饭?收回的玉米放哪儿?家里的小土狗咋办?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再想想。”

雨不大不小,下了一夜。听着雨声,老李久久不能入睡。不搬,就是不给村干部们面子;搬吧,家里的一切该咋办呢?那夜,断断续续的雨一直陪伴着老李的心思。

雨一直下个不停。为帮助群众安全度汛,村里在村委会设置了临时安置点。收拾床铺,集中住宿,生火做饭,定期消杀,疫情防控,村委会一下子热闹起来。

“爸,开门。我回来了。”一大早,“咚咚咚”的敲门声将老李惊醒。见到儿子和儿媳,老李纳闷了:“你们回来有啥紧事,事先也不打个电话。”

“爸,今年的雨水太大了,你一人住在山上,我们实在不放心,回来看看您老人家。今天,你可得搬出去,要不跟我们去城里住。”

“我可不下山,去大队安置点。”

儿媳妇面前,老李不敢多言,赶紧满口答应。

原来,村干部给老李的儿子打了电话,让他们回来劝说老人立即搬出危房。

送走了儿子和儿媳,老李开始左右为难。他不想和晚辈们住一起,上次夜里紧去厕所,和儿媳差点碰头,那叫啥事。但如果不下山,自己就得去安置点,答应了人家,就要做到,要不在儿媳面前就会落下话头。看着门上贴的《致父老乡亲的一封信》,老李觉得这次没了退路。

“哎,去就去吧。老哥们聚在一起,说不定还能在一块聊聊天。”

雨仍在下着。村干部第四次来到了老李家。

这次,老李二话没说,卷起铺盖就走向安置点。

“李老弟您可真难请,还要村干部‘三顾茅庐’啊!”

“尝尝刚做好的大锅饭——肉面片。一个字,香!看看这席梦思床垫,多软。这次百年不遇的大雨,让干部们真够操心了。你要不来,以后肯定会后悔。”

你一句,我一句,安置点内的乡亲们说个不停。老李的心里充满着暖意。

集中点名,排队吃饭,服从管理,是每村安置点一再强调的纪律和要求。每天镇、村干部都会轮流值班,给大家讲解乡村振兴政策,学习市党代会精神,普及安全防护知识,唠叨家常。这个时段,村里的安置点内时常洋溢着欢声笑语。

“镇里的王主任和刘秘书来看望大家啦!”

一阵掌声过后,刘秘书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下雨的这段日子里,乡亲们都能自觉地撤出危房,来到安置点,配合我的包村工作,以后大家有啥困难,一定要说出来,咱们共同解决。此时此刻,我用一首短诗深表谢意!”

“今夜,和雨点赛跑,泥泞陪伴着脚步;今夜,心心相连,紧握拳头,无声的力量打破夜空;今夜,撤离转移成为责任,雨再大,也得咬牙挺住,勠力同心,呵护生命。今夜,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听着刘秘书的深情诵读,阵阵掌声中,老李热泪盈眶。(吴诚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