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文

念想系黄沙

2021-10-20 16:59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到新疆寻祭父亲,是我多年来的一个心愿。9月22日,终于成行,我来到了朝思暮想的新疆阿克苏——父亲长眠的地方。

父亲刘宗岭,生于1933年。1959年,在我不满5岁时,当时身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五团九分队队长的父亲,积劳成疾,溘然离世,从此长眠在茫茫的戈壁滩上。那一年,父亲26岁。

一晃就是62年。小时候没有得到父爱,对父亲这两个字也没有什么概念,更谈不上有多深的印象。童年的我,见到别人家孩子骑在父亲肩上,就问奶奶:“爸爸去哪儿了?”除了得知父亲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我从奶奶那里也得不到更多的内容。当然,母亲也不愿意告诉我太多。

渐渐长大后,我才从长辈们口中得知,父亲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从朝鲜战场归来后,在农村老家当了4年的民兵连长,1957年响应国家号召,带头报名去了祖国边陲参加经济建设。这一去,他就再也没有回来。父亲给我留下的遗物里,只有一张发黄了的穿军装的黑白照片和两枚刻有五角星的铜质奖章。我头一回见“父亲”,阔脸,抿着嘴,戴着军帽,英俊威武,和我心中想象的一样。

我稍微懂事后,就不断向母亲询问父亲逝世前后的信息,可是母亲总是刻意回避,对有关父亲去世的细节讲得很少。母亲只是说,刚到新疆那两年,生存条件非常艰苦,通讯也非常落后,加上工作地点流动频繁,父亲去世前又去了一个新的工作单位,离团部有一百多公里,连她自己也说不清他去的新单位是什么地方。到了新的工作单位不到半年,父亲就因病去世了。那个时候,连个公墓也没有,父亲究竟葬在哪里,过度悲伤的母亲咋能记得清啊?!时隔多年,每当提及此事,母亲总是眼角湿润,情凄意切。看到母亲悲恸的样子,我心里也不是滋味,自然就不再多问了。

由于“父亲”这个称呼自小在脑子里就是一片空白,知道父亲去世的事,我当时也说不上有多悲伤。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明白了父亲在我心中的位置,寻找“父亲”的渴望愈来愈强烈,让父亲魂归故里的心情也更为迫切。

母亲生前没有把父亲逝世前后的信息过多地告诉我,因为此事,我曾怨恨过母亲。后来,我长大了,明白一些事理后,才知道母亲的良苦用心。她是不愿再提那些伤心的往事,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那段伤心往事。随后去新疆寻父之事,我一次次向母亲提出,一次次被母亲拒绝,如此,一个甲子就过去了。早些年家境不好,经济上不宽裕,母亲怕我去新疆寻找父亲遗骸难度大,花钱又太多。或许这也是她不让我去新疆的一个主要原因。

后来,家里的经济状况好了,可母亲因一场大病而失语了。就这样,我从母亲那里得不到一点有关父亲的信息了。于是,我只能去走访当年同父辈一起去新疆支边还健在的同事,从他们口中了解一些父亲的线索。其间,我才真正懂得和理解了当年父亲抛家离子、投身于边疆建设中的一种大爱,懂得父亲为他热爱的事业奉献了青春和生命的境界。我为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父亲而骄傲。

这么多年来,去新疆接父亲遗骸回家成了我后半生的唯一心愿。我曾发誓,有生之年一定要去趟新疆,去父亲工作战斗过的地方,让父亲叶落归根,也算做儿女的尽到了孝心。就算是真的找不到,我也要捧一把黄沙回来,了却一片心愿。

10月24日,我终于踏上新疆阿克苏的土地。这座南疆边陲美丽的城市,也是当年父亲汗洒热血以致最后长眠的地方。然而,年代久远,物是人非,我根本打听不到任何有关父亲的信息。原本寻找父亲的一颗炽热的心,顿时冷如冰雪。

“父亲,我来接您回家啦。您在哪里呀?” 我仰天长叹,大声呼喊,没有任何回声,只有朔风呜咽。

无法找到父亲的遗骸,让我悔恨交加。在这看不到尽头的沙漠绿洲上,每一片土地都可能有父亲生前留下的足迹。我期待苍天开恩,借我一双慧眼,穿透这厚厚的沙丘,看一看长眠于地下的父亲究竟在哪里,让我了却做儿子的心愿。

面对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无助的我只能用一双颤抖的手捧起一把黄沙,红着眼眶说 :“父亲,您埋在黄沙里,儿子今天来带您回家了。”或许这是祭祀父亲的一种最好方式。不管怎样,一个埋藏在内心深处60多年的夙愿终于画上了句号,尽管不是那么完美。

62年了,父亲您感觉到了吗?我时时刻刻都在想您念您! 每当春节来临、万家团圆之时,思念您的心情尤为强烈。我们会摆上您的遗像,点上香烛,盛上第一碗饺子,以了却思念之苦。清明节来临,我们也会到母亲的墓地前,遥望远方,面向您长眠的大西北,洒下清酒,献上鲜花,来寄托我们的哀思。

心之所想,皆是过往。此次新疆之行,尽管留下很多遗憾,但它仍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一段记忆。怀着对父亲的崇敬之情,总算借一把黄沙把父亲从千里迢迢的戈壁滩上带了回来。来年的清明,我会把这抔黄沙撒到母亲的墓前,告诉母亲,您回家了!让二老年轻时没有走完的路,一同继续走下去。

一把黄沙添寸土,千滴泪水念父魂。这么多年来,您抗美援朝保家卫囯的功绩,支援大西北建设与时俱进的精神,祖国没有忘记,后辈们更没有忘记。我们将继续秉承您的遗志,努力工作,珍惜生活,善待家人,多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益之事,以告慰您的在天之灵。(刘道敏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