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出彩济源人】王小丽:在平淡生活中演绎“孝老爱亲 ”

2021-10-19 11:41:04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45岁的她,是示范区卫健委的一名普通职员。她,用青春扛起了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她,就是王小丽。

  “公公婆婆也是我的亲爸亲妈”

  “天下最好的媳妇让俺家娶上了,这是俺家修来的福分。”婆婆卢春玲逢人就夸自己的儿媳妇。1988年年初,婆婆在跟怀孕7个多月的王小丽聊天时,不经意说了句自己绝经后又突然来了例假。这便引起了王小丽的注意。当即,王小丽就陪着婆婆到济源市人民医院进行体检。

  几天后,体检报告显示婆婆子宫内膜增生异常且有早期癌变现象。为了不让婆婆胡思乱想,她故作轻松地告诉婆婆,就是一般肌瘤引起的出血,做个小手术切除就好了。但婆婆听后连连拒绝,其原因不仅是害怕花钱,更担心手术后无法照料即将生产的王小丽。“老人们身体好,才是我们做儿女最大的福气。”在王小丽一遍遍地劝说下,婆婆终于同意做手术。

  婆婆住院期间,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压在王小丽的身上。因为白天单位有工作,她就在上班前和下班后挤出时间,精心陪侍在婆婆病床前,给老人喂水、喂饭、喂药、擦背……都是王小丽每天必做的事情。病房里的其他病人看到她忙前忙后的身影,左一声妈右一声妈的问候,都备受感动,以为王小丽是卢春玲的亲闺女,后来才知道她是儿媳妇。

  此外,王小丽借口自己对医院环境熟悉,主动承担了送取血样及各项报告单的任务。就这样,大腹便便的她,几乎每天要在医院的门诊部和住院部之间来回跑十几趟。婆婆出院时,她主动承担了婆婆全部住院费用。这些,王小丽从未有过抱怨,也不叫苦喊累。她常挂在嘴边一句话是:“苦和累我都不怕,只有一家人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家。”

  孝顺不能只说在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王小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2005年初秋,王小丽背着双方父母,悄悄联系旅行社为四位老人预订了“华东五市双飞”旅游项目,让老人们尽情领略江南美景。2017年、2018年的秋天,她又带领两位母亲分别前往泰国、越南观光旅游,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两位老人归来后津津乐道了很久。“父母辛苦了一辈子,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应尽的义务。公婆也是我的亲爸亲妈,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的心。”王小丽说。

  “好的家风影响孩子一生”

  2004年,温县老家的侄子王秋生来济源读高中,王小丽就把侄子接到家中和儿子同吃同住,视为己出。即使再忙再累,王小丽也从不放松对两个孩子的教育。作为一名母亲,她深知学习和做人的重要性。因此,她时常教育两个孩子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

  在王小丽的鼓励下,高中毕业的侄子,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侄子退伍后,王小丽又主动承揽了侄子的退伍安置、就业相亲以及结婚成家等任务。从侄子初到济源至成家立业,随她同吃同住整整12年。如今,已经是两个孩子父亲的王秋生,每逢周末就会带着媳妇和孩子来看望王小丽。每每看到侄子一家幸福美满的生活,王小丽的心里会乐开了花。

  身教重于言教。在她的影响下,儿子杜相龙如愿考取医学本科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现已进入紧张的考研复习阶段。即使课程再紧张,杜相龙每周末也会给爷爷奶奶打个电话,陪老人聊天。“谈的也都是生活琐事,明天变天多穿点,今天晚上吃了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王小丽告诉记者,“父母榜样的力量比说更管用,小孩子会从父母言行中学。好的家风影响孩子一生,因此,我们更看重对孩子品德的培养和好习惯的养成。”

  面对别人的夸奖,王小丽总是腼腆地一笑说:“这些都我应该做的呀!”在王小丽看来,一个和睦的家庭需要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我坚信,在我们一家人的不懈努力下,日子会越来越红火。”王小丽笑着说。(记者 王兴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