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一位八旬党员的家国情怀

2021-10-14 09:38:58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宋功臣正在写楹联

  退休之后干什么,是尽享含饴弄孙之乐,还是继续为党和人民奉献光和热?这是很多退休人员面临的选择。家住北海街道纸坊居委会的退休干部宋功臣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精彩答案。

  宋功臣于1966年9月参加工作,1981年入党,曾先后在新乡、沁阳、济源工作,2004年光荣退休。17年来,他从未歇息,处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街巷里,有他和居民促膝谈心的画面;居民家,有他嘘寒问暖的画面;机关里,有他为干部职工上党课的画面;校园里,有他为师生作爱国主义报告的画面;书画苑里,有他指导学员学书作画的画面;看守所里,有他帮扶失足青少年的画面;清明节,有他为青少年一代作革命传统报告的画面;重阳节,有他组织老年人欢度节日的画面……10月13日,记者走进他的家中,探访他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感人故事。

  老有所为家国情  

奔走建言,解难事、办实事

  对宋功臣来说,从在职到退休,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为民的初心和情怀。

  宋功臣居住的纸坊居委会属于城中村,人多车流量大。过去,由于附近没有大型商超等配套设施,人们购物很不方便。对此,宋功臣向居委会建议,可将居民临街旧院改造成高层商住楼。此时,济源出台了旧城改造方案,居委会决定借势改造,谋求新的发展。部分居民心存疑虑,宋功臣便多次协同居委会干部上下协调,多次修改建房方案,最终得到居民的理解。一年后,30余栋沿街楼房拔地而起,形成特色商业街,大大增加了居民收入,居委会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长。

  几年前,健康街两侧路灯因线路老化严重,时明时暗,居民多有怨言。宋功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积极配合居委会干部争取有关方面支持,最终照明问题得到解决。清趣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主任段娟告诉记者,“社区和居委会遇到什么大事、难事,都会请宋老帮忙,他总是尽力去做。”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一些延续了数百年的民俗文化正渐渐消失。宋功臣怀着对家乡的一片深情,和几位老同志一起,走访查证,寻村居起源,听历史遗韵,解姓氏族谱,耗时两年,编纂了7万字的《纸坊志》,并分发到家户,让每户居民都感受当地的浓厚文化内涵。

  老有所学与时进  

慎终如始,守初心、担使命

  爱学习,是宋功臣从小养成的好习惯。

  记者采访时,他正在专注地读着《中国共产党简史》,遇到精彩句子和段落,就会记下来。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宋功臣每天坚持学习,从不间断。撰写的一篇篇心得体会,表达了宋功臣对党的忠诚和热爱,是对“活到老,学到老”最生动的诠释。

  “铭记历史,留住乡愁,不忘先贤,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翻开纸坊居史馆——《家园》文案,史料、照片、图表,全景式展示纸坊的历史变迁、经济发展、风情人物、文化景观,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和沧桑巨变。纸坊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兼主任靳李中介绍,这是宋功臣花费一年多时间编写完成的,对存史、资治、寻根问祖、留住乡愁、教化民众、弘扬居风正气起到积极作用。

  宋功臣出生在旧社会,曾经饱受各种苦难的折磨,是党和政府培养他上大学,让他走向幸福生活,对此,他在《平凡人生路》《夕阳情歌——退休实感录》中,以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将自己的经历、感悟一一道来,无不传递着对党的感恩之情。“他在我心目中是个‘读古今书,干有益事’的老人,可亲可敬。”济源检察分院高级检察官王荣香说。

  老有所乐夕阳红  

作词谱曲,歌盛世、颂党恩

  “改革开放起新航,纸坊年年变新样,请听我来讲一讲……”翻开宋功臣的诗歌集,一首首缀玉联珠的作品映入眼帘。在疫情防控时期,宋功臣带头捐款,作词、谱曲,录制诗歌、戏曲,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和祖国是这样的亲》《检察情老友歌》《纸坊之歌》《纸坊老人讲故事》……宋功臣制作数百个小视频、美篇,启迪群众不忘过去、珍惜今天、开创未来。

  宋功臣平易近人,严谨、务实、简朴的作风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父亲退休前长期担任领导职务,每天公务繁忙,但他同样热爱生活、热爱家庭。”谈及父亲,小女儿宋楠楠深有感触地说,“在家人心目中,他是一位朴实、坚强、上进的人。”

  盛世年华,白发不老。宋功臣这位80岁高龄的老人,仍孜孜不倦地坚持学习和写作,热切地关心国家大事和经济社会发展,怀着一颗感恩之心,颂扬美好的今天,展望充满希望的明天。(文/图 记者 张佩佩)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