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党代表访谈】保持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2021-09-29 09:54:50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张树杰:让绿水青山留住人才

  山区乡村要振兴,关键是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地区出现空心化现象突出、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功能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依靠有经验、有技术的专业人才。在具体实施中,既要发挥好本土人才的作用,又要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人才前来发展。希望济源加大对人才的扶持力度,让人才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留得下来,干得出彩。

  市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论述,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会后,柏木凹村将根据山区优势,引导群众发展蔬菜制种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大村庄规划设计和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力争在短时间内吸引一些高素质人才,参与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来,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张磊:做大做强乡村振兴“三篇文章”

  市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对五年来的工作总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对今后五年工作的展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邵原镇目前初步形成了“南干北鲜、东种西烟”的产业布局,南部沿黄岭区以核桃等干果为主,北部西干渠沿线以苹果、桃、梨、杏等鲜果为主,东部处于河道边,水利条件比较好,以十字花科蔬菜制种为主,西部岭区以烟草种植为主。

  市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到乡村振兴这一部分时指出,坚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村旅游、农业招商引资“三篇文章”一起做,重点培育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化联合体,充分发挥产业振兴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引领支撑作用。这点可以说非常符合邵原镇发展实际。我们将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积极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争取在邵原打造出5000亩富硒鲜果基地、20000亩干果基地、无公害杂粮基地和十字花科蔬菜制种繁育基地;通过农业招商引资,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做大、做强邵原农业产业,确保农业增收、农民致富。

  齐艳梅: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市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把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头号工程、推动制度型开放的战略性基础工程。国网济源供电公司将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当好服务“先行官”,架好党群“连心桥”。

  建好电网,提高营商环境硬实力。加快推进“十四五”电网规划实施,完成电站新建、扩建任务。到2025年,使济源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达到44座,110千伏变电站实现镇全覆盖,电网整体供电能力达190万千瓦,为济源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提供充足电力支撑。

  服务经济繁荣,增强营商环境保障力。优化电力布局,支持产业项目落地。全面贯彻“万人助万企”部署,优质高效纾解企业用电瓶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紧盯重点项目,组建“服务专班”,全程开辟用电通道,助力产业做大做强。做好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并网接入,完善抄表结算、资金预算申报、资金支付等业务流程,为新能源电量及时结算、全额消纳创造良好条件。

  聚焦民生福祉,彰显营商环境亲和力。以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为导向,高效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G基站电源接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电力配套。优化“三零”服务机制,创新应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建立完善“微信群+网格化”模式,用好“我要找电工”微信小程序,做到服务“不出群”、办电“不出格”、急难愁盼事项“立即办”。

  周全喜:打造乡村振兴的济源样板

  市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打造乡村振兴的济源样板,要坚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村旅游、农业招商引资“三篇文章”一起做,重点培育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化联合体,充分发挥产业振兴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引领支撑作用。

  乡村振兴,关键是要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是打造重点领域产业集群。花石村作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经过多年发展沉淀,已形成草莓采摘园、中药材研学基地等一批特色农业。下一步,花石村计划将打造“数字乡村”,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能使农村增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繁荣,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花石村将继续致力于盘活农村优质资源,打造“荷塘月色”莲花沟、休闲音乐漂流、千亩梅花园等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农业招商引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助推器,一直以来,花石村注重与投资者的有效沟通,切实发挥他们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的攻坚作用,统筹布局,提早谋划,做好招商引资前期引领工作,着力优化农业招商引资环境,推出优质服务,借助社会资本,打好招商引资“关键仗”,提振乡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文/记者 张佩佩 史丽娜 见习记者 刘婉颖 图/记者 李楠)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