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济源红色故事】南下八闽辟新区

2021-09-14 16:42:19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陈亚楠

1949年初,随着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为解决南方新解放区干部严重不足的问题,上级号召广大干部积极报名,随军南下,支援开辟新区工作。

  1949年2月下旬,中共济源县委召开了区县两级干部南下福建开辟新区动员大会。会后,全县迅速掀起报名南下热潮,不到3天,报名南下的干部就超过了150人。县委经全面考虑,逐个审定后确定了122人南下。其中,干部98名,其余为卫生员、通讯员、炊事员等。

  多人随军南下是济源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因为要远离家乡,异地生活,3月8日南下干部出发时,济源县城乡掀起了令人感动的送别场面,有父母送儿女的,有妻子送丈夫的,还有哥弟相送、战友相送的。人们敲锣打鼓、放鞭放炮、高呼口号、载歌载舞,比娶媳妇、赶庙会、过大年还热闹。有的送行者还送出乡、送出县,甚至远送百里之外。告别时,不少送行者和被送者久久拥抱,泪流满面。

  承留镇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农会干部与即将南下的儿子分别时,从身上掏出了两件礼物,一件是用老伴亲手织的粗布手绢包裹的家乡的黄土,另一件是一枚从自家树上采的皂角板(一种旧时可代替肥皂洗衣的东西)。他对儿子说黄土是让你想家时有个念头,皂角板是让你心净身净、正派做人,为新区百姓翻身解放多立功……和这位老农会干部一样,人们此时表达的不仅有炽热的亲情,还有对南下亲人的安慰、嘱托、希望和鼓励。

  122人的南下队伍于3月8日从县城出发,步行4天来到太岳三地委驻地晋城。在这里,他们坐上了敞篷运货卡车赶往太行太岳两大区南下干部华中集中地河北武安。在武安,济源南下干部被编为长江支队六大队第三中队,并在此集训待命。

  4月21日,我百万雄师过长江,4月23日解放了南京,推翻了蒋家王朝。在此大好形势下,南下干部按照上级命令迅速随军向南挺进。

  经过长途跋涉和沿途培训、休整等,济源南下干部所属的六大队顺利抵达赛岐与闽东地下党和游击队会师。9月24日,会师大会召开,传达了上级决定在闽东设立福建省第三行政公署的决定,任命了行政公署干部。

  9月30日,六大队到达最后目的地霞浦县城。当济源南下干部来到城关时,霞浦县城街上贴着欢迎标语,等候在街道两旁的地下党干部和当地群众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高呼口号,热情欢迎随军南下干部。

  在这里,济源的南下干部与当地干部共同创建了县区两级党、政、群、武机构,济源的南下干部有的当了县委书记、县长,还有的当了民政科长、司法科长、财粮科长、税务局长、公安局长,以及区委书记、区长等。他们和当地干部、部队转业干部、南下服务团的同志紧密团结共同战斗,积极完成“镇反”“土改”“三反”“五反”及社会主义改造等一系列建国初期的各项工作任务。

  随后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和党的工作需要,先后一大批济源的南下干部被调往国务院各部委及北京、上海、河南、福建等地不同岗位。其中,不少同志担任了高级领导职务。在中央和地方,在各条战线,他们为党和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为家乡人民争了光、添了彩。

  内容由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