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紧农田排涝保收成
关注济源网微信
连日来,大范围强降雨虽然给我市多地农业生产带来不小影响,但是没有击垮农户们进行农田排涝、补救保收成的决心。
7月26日一大早,梨林镇薛庄村种植大户任荣生来到自家地里查看排涝情况。看到1000多亩玉米地的积水正顺着排水口流进河渠,任荣生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喜悦。“排水三四天了,目前地里的积水已经基本排完,接下来就是‘查漏补缺’。对受灾比较严重的玉米苗及早施速效肥,促其恢复生长。”任荣生说着便拿出手机,一一通知早已联系好的三四名工人,让他们分片区对玉米进行理苗扶苗、补肥质保。
“天灾虽然阻止不了,但是灾后自救只要开展及时,就能将损失降到最低。”任荣生的话语中充满了干劲和希望。他告诉记者,自家的农田之所以能做到及时止损,与农技指导员的提前介入和专业指导密不可分。
原来,早在7月21日,植保植检站农技推广研究员就陆续冒雨赶赴农田,现场指导农户们尽早开沟排水,减少积水情况;雨后及时做好通风降湿、理苗扶苗、病虫防治等工作。“怎样快速排水、怎样灾后补救,农技指导员都提前帮我们安排得明明白白。”任荣生笑着说,“我们按照专业人士的指导开展农田自救,心里咋还会没有底气呢!”
同样底气十足的还有五龙口镇任寨村种植大户冯卫峰。“这是玉米灾后生产恢复的技术指导意见。这是大豆灾后生产恢复的技术指导意见。还有灾后农田监管办法、如何快速排涝等各种帮助农户恢复生产保收成的专业知识。”冯卫峰告诉记者,自济源连续降雨以来,五龙口镇的粮食种植户微信群里,每天都有农技指导员发送的针对性专业指导。
“按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我们早早就在地里深挖边沟等待排涝。雨一停,水全排出去了,种植的1100亩玉米没什么重大损失。”冯卫峰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济源各乡镇农户都在抢抓时间清沟排水,修棚扶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将暴雨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暴雨过后,济源各涉农部门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针对玉米、花生、大豆等农作物受到的暴雨影响,现场察看受灾情况,并结合不同地块和农作生长阶段不同,指导农户采取具体措施补救,为秋粮丰收奠定基础。(记者 宋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