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应急守护群众健康
关注济源网微信
为老人测血压
“大爷,您要坚持按时吃药。”“大娘,您最近身体感觉怎么样?有需要的药品请及时和我们沟通。”……7月22日中午,在东西山村的安置点,身穿白大褂的医生一边为老人们测血压,一边不厌其烦地叮嘱他们注意事项。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王屋镇多处受灾。考虑到安置点的医疗条件有限,我们迅速成立了医疗巡诊小分队,时刻关注安置点内群众的身心健康。”王屋卫生院副院长卞向锋介绍,短暂的休息过后,他们还将赶往下一个安置点进行巡诊。
7月12日王屋镇首个灾民安置点成立以后,王屋卫生院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派出医疗巡诊小分队前往安置点,为安置点群众及时提供疾病诊治、体检、送药和环境消杀等医疗保障服务。持续的强降雨导致路面毁坏,安置点大多位置偏远,救护车难以通行,医疗巡诊小分队常常需要搬开碎石,背着医药箱徒步前进。
“安置点人员流动较大。我们需要对安置点所有人员进行两到三遍的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卞向锋告诉记者,在诊治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不少患有长期慢性病的老人,在受灾后来不及将药物带到安置点,巡诊小分队就肩负起了往返送药的职责。
截至目前,王屋卫生院共对此次受灾情况严重的汤洼、林山等4个安置点巡诊5次,派出医护人员20余人,筛查安置点群众200余人。其中,诊治处理40余人,发现高血压36人、尘肺病4人、心脏病2人、外伤2人,为安置点群众筑起一道健康屏障。
暴雨时刻牵动人心,多方力量救援紧密进行,而洪涝灾害过后,由于饮水饮食卫生状况恶化、环境污染、病媒生物孳生、人群接触机会增加及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因此防疫工作同样也是重中之重。
据了解,济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微信公众平台推送、联络村医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对洪涝灾害疾病防控知识要点进行普及,同时,加强全天候不间断的疾病实时监测,及早发现传染病苗头,全力以赴做好灾后卫生防病应急保障。
在此,济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当洪涝灾害过后,绝不能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入口的食物要注意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卫生,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此外,注意环境卫生及个人健康防护,随时关注天气变化,饮食起居规律,警惕皮炎、肠道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等。(记者 王子君 图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