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让农户轻松“收获” 蔬菜制种机械化生产

2021-06-18 17:55:29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陈亚楠

农业机械首次使用

  淳朴、善良的王屋镇柏木凹村村民今年“偷懒”了。

  每年这个时候,蔬菜种子成熟,在柏木凹村制种基地里,或割或收的庄稼人随处可见。大伙儿抢农时、保丰收,埋头苦干,广阔的田地里显得“静悄悄”。

  然而,今年却是另一番场景。“轰隆隆”的马达声打破了乡野的“宁静”,农业机械驶入制种田,一亩的菜种,不大会儿就被收了个干净。在场的村民直呼:真麻利!

  蔬菜制种作为济源农业特色产业,一直是山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板块。

  柏木凹村2000年开始发展蔬菜制种产业,目前拥有800亩制种田,其中白菜制种就占了一半。但长久以来,纯手工的种植、收割模式制约了蔬菜制种的发展,“有劲种、无劲收”成为种植户的“心病”。

  为了“破局”,济源今年通过“制种公司+农机补贴+农户”的模式,使机械化收割首次在山区蔬菜制种中得到应用。这也为济源蔬菜制种的提档升级奠定了基础。

机械脱粒

  6月进入农忙时,趁着天气晴好,种植大户聂玲枝喊来十几个帮工抢收自家的10亩菜种。

  “种菜种可比种小麦麻烦得多,尤其是在收获时。”聂玲枝介绍,“菜种得用镰刀收割,往年,收好后运回再经过晾晒、打压、筛选,菜籽才算真正归仓,而且全部得人工完成,费工费力。”

  虽然一亩地也有四五千的收入,但也暴露出菜籽种植发展后劲不足的软肋。

  聂玲枝说:“听说村里有人买了机械,我打算试试。”

  买机械的是翟国祥。10多万的大家伙,通过制种公司优惠和农机补贴,他只出了7万多便纳入麾下。

  这台农业机械主要功能是将收割好的菜种打散、脱粒,省去了农户运回、晾晒、打压的环节,大大减少了劳动力。

  这些天,翟国祥一刻不得闲,想要租用机械的人多,一天的档期排得满满的。有人预约不上,还跟他打起了感情牌,让翟国祥苦笑不已。

滚筒筛选

  翟国祥告诉记者:“上机械后,一个小时能收4亩地,要是用人工,得5个劳力干上4天,效率提高了何止数倍。”

  同时,机械在脱粒的过程中,还将秸秆粉碎还田,增加了土地肥度,解决了环境问题,一举三得。

  菜种不愁“嫁”,农户与制种公司签订有合同,早早找到了“婆家”。“每斤15元,一亩地能打300斤左右,作为庄稼人很满意。”翟国祥笑着说。

  王屋镇人大主席翟建中介绍:“蔬菜制种一直是王屋镇的优势产业,机械化的投用加快了建设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的步伐。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记者 李楠 文/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