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追寻初心 济源印记】知青“回家”

2021-04-12 11:06:24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知青与老人唠家常

  回塘石村前,樊月芳忙到凌晨两点半,才将自己要带的东西备齐。

  一大早,她和8位老朋友一起从焦作出发,前往目的地济源克井镇塘石村。当天是4月10日,每年这一天,都是他们约定好“回家”的日子。

  “回家”这件事并不容易。尤其是相约回家的人,总是聚不齐。

  提及原因,樊月芳轻轻叹了口气。她说:“年纪大了,总是有些事儿身不由己。”但是“回到塘石”依然让她难掩激动。

  时间回溯到1974年。当时,樊月芳只有17岁,风华正茂。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樊月芳在内的26名知青告别家乡,来到克井镇塘石村,和当地群众一起生活、劳动,开始了他们的知青生活。

  “那时候,我们最大的19岁,最小的只有16岁。”一同前来的知青队长连明清晰地记得他们刚来时的样子。“那时年纪小,什么都不懂。但一进村,老百姓的热情就打消了我们的顾虑。”连明笑着告诉记者,从1974年4月10日进村那天开始,塘石村的父老乡亲就让他们体会到了浓浓的乡情。

  “那时候,早上去地里干活,隔老远就能听见乡亲们叫我:月芳,来喝汤。”回忆起当时的画面,樊月芳眼中泛起了泪花。她动情地说:“在这里的5年,每天都能听见亲切的召唤。一句简单的话,让我终生难忘。”

  “刚开始来的时候,吃不惯粗粮,当时的老支书用玉米换细粮给我们吃。”一旁的知青王秀荣接过了话茬儿。据她介绍,下乡的日子里,村里特别照顾知青,好吃的基本上都给了他们。

  “我清楚地记得,偶尔想吃粗粮还得给老支书打报告。不然平日里,他可不让我们吃。”连明笑语中透着感激。

  听闻知青返乡,当年与知青们熟稔、有着深厚感情的村民都特地赶了过来。

  “哎呦,秀荣啊,你怎么瘦了这么多。”听到这句话,正说话的王秀荣转过头来。她连忙上前两步,一把抱住了眼前的大姐王式梅。

  “这是我在村里关系最好的姐姐。我姐做的饭好吃,蒸的馒头也好吃。那时候在村里我有120斤,回去就慢慢瘦了。”拉着王式梅的手,王秀荣跟记者说,“当时,大姐也就比我们大几岁,可她什么都会干。从她那里我学到了很多,真的非常感谢她!”她告诉记者,自己在村里只待了一年半的时间,虽然是很短暂的一段时光,但是收获满满。“除了感受到乡亲们的真诚关怀,还懂得了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含义。”说话时,王秀荣眼中闪着光。

  “哎呦,你回来了”“林春啊,吃饭了吗”“这不是月芳吗,还认识我吗”……看着一个个熟悉的村民,知青们就像看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大家共同追忆往昔峥嵘岁月,喜谈家乡变化,一起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关心关注着家乡变化,感觉从未和我们分开。”塘石村党支部书记刘和平介绍,当年这些知青到了村里以后,除了同村里的同志互帮互助共同建设生产,还和村民共同组织文艺宣传队和文艺表演队,丰富了群众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你瞧,今天月芳还带了40顶她亲手织的帽子,听说一顶帽子要织6个半小时,昨天织到凌晨两点。”

  听到夸奖,樊月芳连连摆手。在她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值得赞扬的事情。她说:“给我家老人织帽子的时候想到的,村里的老人也是我的家人,能为他们做些事情我非常高兴。这不,我们也收到了《塘石村志》,以后想家了,翻翻也能缓解心里的念想。”

  “乡亲们的朴实、善良、勤劳,让我们终身受益。特别是走上工作岗位,才感觉到当年下乡学的知识和本领有多么重要。”知青张林春告诉记者,1979年大家陆续离开塘石后,各自奔赴不同的城市,走上了不同工作岗位。

  “塘石先后来了四波知青,为什么这里能成为知青扎根的地方,就是因为这里民风淳朴。我们每次回来,就像重回到了知青岁月。”张林春说,“在村里转一转,和乡亲们聊一聊,能让我们找回当时的初心,带着美好愿景继续前行。”

  正午时分,9位知青在村中小广场和村民们边吃边聊,亲如一家。此时,春意正浓、繁花似锦。四月的天空,美得刚刚好。(文/图 记者 刘永芳)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