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最热点 > 河南 > 正文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追寻初心 中原印记丨“将军渡”畔薪火传

2021-03-25 15:42:14来源:大河网责任编辑:贾迪

  

  学生们在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内参观“爱国号”渡船 王为峰 摄

  名片

  台前县“将军渡”

  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余人,以今台前县孙口渡口为中心,在东西长约150公里的河段上,开始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拉开了解放战争人民军队战略进攻的序幕。同年7月4日夜,野战军指挥部在孙口渡口渡河,刘邓首长乘“爱国号”渡船向南岸疾进。孙口渡口,也就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将军渡”。

  黄河九曲十八弯,位于台前县孙口镇的孙口渡口,就坐落于其中一道弯旁。当地农民孙连存今年79岁,虽已不便外出,却总唠叨着要去渡口转一转。“俺父亲是刘邓大军的战士,在那附近打过仗;俺母亲组织村民做鞋、做饭,再送到战士手里。”孙连存讲述的不仅是一段家事,更是一段历史,“他们为着同一个目标,渡河!”

  全面内战爆发一年后,敌我军事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共中央决定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1947年6月底至8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孙口渡口,正是当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中心渡口,并因此得到了“将军渡”的名号。

  从地图上看,历史选择孙口渡口的原因一目了然:它是连接鲁西南和鲁西北的交通枢纽,河床较窄、水势稳定,易于渡河。“群众特别支持,也不惧牺牲。”台前县居民王丽民则从家事中感悟到另一个原因。她的爷爷王怀信,在刘邓大军渡河时才21岁,是村里第一个报名当“水兵”的人;爷爷因掩护战士留下的伤疤,一家人都铭记于心。

  渡河,首先要有船。根据刘邓首长的指示,冀鲁豫军区于1947年2月在今台前县城关镇长刘村成立黄河指挥部,组织沿黄各县建立造船厂。村民们主动砍了自家大树作为原料,工人们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日夜赶工。渡河前,成功制造200余只大小木船,另有经过修补、隐藏的民船征为军用。

  “船夫”也主动待命。2300余名水性好、会撑船的民工成为“水兵”,军民携手为强渡黄河进行水上练兵。“每天晚上练,除了划桨、掌舵、撑篙,还要学习隐蔽、抢救等技术。”王丽民说,爷爷提着劲,终于等来渡河那天。

  1947年6月30日夜,刘邓大军主力4个纵队12万余人,在东西长约150公里的河段上,采取强渡和偷渡相结合的战术,开始突破黄河天险。

  二纵先遣部队率先在孙口强渡,12只小船从芦苇丛中划出。王怀信所在的是“小1号”船,船上共有5名战士。冒着枪林弹雨,顺着湍急的水流,王怀信猫着腰使劲划,不到一刻钟就把战士们送到了对岸。没等船靠岸,战士们跳下船蹚着水,直冲向敌军防御阵地。北岸解放军炮兵阵地也发起攻击,掩护部队过河。

  几乎是一夜间,国民党自诩“足抵40万大军”的黄河防务全线崩溃。美国军事顾问团接到战报后惊呼:“东方的马其诺防线失守了!”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后,迅即发起鲁西南战役并继续南征,于1947年8月底胜利到达大别山区,完成千里跃进的壮举。

  孙口渡口昔日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去,“将军渡”的精神却始终激励着后人。褪去荒凉,临黄大堤旁崛起“将军渡黄河游览区”。王丽民最喜欢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馆内常有戴红领巾的孩子们驻足,认真聆听战争年代的故事。那一刻,他们心意相通:“了解历史,才能把握未来!”(记者 王映)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