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是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史秉锐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济源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实现绿色发展。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面对历史形成的产业结构偏重、偏粗、偏短等问题,近年来,济源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益的探索,通过做好“加减法”,走出一条低碳、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
● 做好节能减排降碳的减法
这是位于河南济源的豫光集团铜生产线
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国家低碳城市,济源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严格控制传统高耗能工业企业新增产能,坚持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优化存量产能,积极推进智能化、绿色化、企业技术“三大改造”,不断推动重点工业企业向中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史秉锐介绍,通过数年不懈努力,济源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模式,被工信部评为国家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济源豫光锌业、联创化工、伊利乳业等3家企业成为国家级绿色工厂,虎岭高新技术开发区、玉川产业集聚区成为国家级绿色园区,万洋绿色能源、万洋肥业等4个产品创为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
● 做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加法
这是位于河南济源的中国白银城
“面对当前激烈的区域竞争和持续加大的环保压力,产业转型升级无疑是落实中央决策的重大政治任务,更是事关未来发展的唯一出路。”史秉锐说,济源作为中国最大的白银生产基地,利用原材料基础优势,积极发展白银深加工产业,谋划实施中国白银城项目,目前已入驻20余家企业,款式多样、设计新颖的金银首饰产品正从济源走向全国各地。与此同时,济源还结合自身实际,高标准规划建设钢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纳米材料产业园等产业升级项目,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强化招商引资,迅速做大规模,提升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逐步推进原材料大市向新型材料强市转变,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
史秉锐说,下一步,济源将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强化创新驱动,持续深入“三大改造”,加快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着力培育壮大食品饮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济源将在统筹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上继续进行深入探索,筑牢黄河生态屏障,为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1-03-093月5日上午,“春雷响,万物长”洛阳市、济源示范区“二十四节气”文化艺术展在济源图书馆启动。
2021-03-09《一场宿舍里的特殊考试》后续报道 新疆姑娘玛伊热·努尔麦提的新学期 1月12日,本报刊发题为《一场宿舍里的特殊考试》的报道后,许多市民纷纷为学校的暖心做法点赞。新学期伊始,玛伊热·努尔麦提的伤势恢复如何,新学期能否跟上正常的学习进度,也成了老师和同学们最牵挂的事情。 2021-03-09
贴心老师“纸条传情”鼓励学生 正在教室上自习的黄志强,突然接到一小团纸条。打开看到纸条上的内容后,黄志强止不住内心的激动,咧开嘴笑了起来。这一笑,让不少网友动容。 2021-03-09
如何让基层妇女工作热起来、强起来、活起来?在探索基层妇联组织工作模式的过程中,北海街道纸坊居委会充分发挥“四组一队”作用,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家庭建设、妇女儿童维权等开展工作,真正激活了基层妇联工作的“一池春水”。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