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艾”在大岭拔穷根——记示范区农机局驻下冶镇大岭村第一书记李明军

2021-02-03 10:06:03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薛芳芳

  “我从小在山区长大,非常了解群众的艰难和期盼,就派我去吧,绝不辜负组织厚望……”2017年,李明军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带着感情,来到省定贫困村——下冶镇大岭村担任第一书记。3年多来,他始终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和村干部一起,建强村党组织,发展村集体产业,改善了村里的人居环境,提升了群众收入,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赞誉。

  1月31日,记者走进大岭村,探访李明军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艰辛与收获,感受他与群众之间的深情。

  加强党建 凝聚人心 发展不力转有力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李明军认为,只有村党组织强起来,才能承担起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上任伊始,李明军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交流座谈,重点开展党员走访工作,全面了解党员队伍和党组织工作情况。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为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李明军和支村“两委”干部一起,针对薄弱环节,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制度;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活动,与党员谈心谈话,力争把村党组织建成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李明军和班子成员的不懈努力下,大岭村广大党员的活力得到激发,先锋模范作用显著提升,服务群众的热情持续高涨。老党员李继开感言:“村里环境卫生整治、自来水管网维修等,党员们都争着抢着干。村里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党员多了,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

  找对路子 发展产业 脱贫压力变动力

  大岭村有1408人,900亩耕地。以前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效益低下,年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

  绵延的山岭,禁锢了村民的思想,制约着经济发展。如何改变大岭村现状成为结对帮扶单位负责人的心病。

  “要脱贫,必须发展产业!”李明军在走访、考察中发现,大岭村野生艾草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艾草产业的优势。经反复考察、论证后,在他的推动下,村里成立了1个集体艾草合作社、4个私营合作社,引导群众投身艾草产业发展。

  目前,村里种植艾草350亩,带动艾草种植户6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成立艾草产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前来务工,入社贫困户年均增收1500元以上。合作社为21户贫困户争取了艾草到户产业扶贫项目,每户补助5000元。艾草深加工厂和河南艾叶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承担艾草兜底收购、批量生产、产品研发等相关业务,年加工艾叶500余吨。

  联股联心 抱团发展 帮扶外力生内力

  “活还是一样的干,可干活的感觉不一样了。过去各干各的,现在艾草成了自己的产业。”这是记者采访中听到的村民心声。

  2018年,大岭村开展产业扶贫带贫项目,实施产权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该村党支部书记聂小春告诉记者,村里有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贫困群众就有了稳定脱贫的出路。仅2019年12月,合作社一个月就收购艾叶5吨,全部现金付款,农户和合作社之间形成了长久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2018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96万元,顺利退出贫困村序列。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16.37万元,有24户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超过万元,实现全部脱贫。2020年,村集体收入达22.08万元。

  争取项目 办好实事 攻坚合力激活力

  “把山区当成自己的家,把群众当成自己的家人,和贫困群众一块儿苦、一块儿干、一块儿甜。”在群众眼里,李明军早已不是“外人”,而是信得过、可交心的亲人。

  从驻村第一天起,李明军就暗下决心:“要为群众做几件实事”。2017年以来,他累计为大岭村争取500余万元项目资金,新修扶贫道路3公里、旅游道路3.2公里,建成4个500立方米蓄水池,完成电网改造、安全饮水管网改造项目。此外,移动光纤宽带进村入户,村级标准化卫生室等一批基础设施也建设到位。悄然之间,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宽阔的水泥路通到田间地头,干净的自来水流进每家每户……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大岭村道路、水利、网络等设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产业兴旺,设施完善,沉睡的大山“活”了,山村有了新规划。“做大做强艾草产业,深挖村史文化底蕴,打造婚纱摄影、健康养生基地,把更多的人吸引到这里,让乡亲们吃上‘旅游饭’,实现村域经济快速发展,使群众生活越来越富裕。”在李明军心中,绘制着一幅更大的蓝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9年以来,李明军先后获得了济源示范区“优秀扶贫干部”“十佳第一书记”荣誉称号。他所帮扶的大岭村,也被评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电商扶贫先进村” “民主法治村”。(记者 张佩佩)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