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钢产品深加工 海关揭牌运行 驻外人才站创设 项目建设三件事引领济源高质量发展

2021-01-06 10:51:55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薛芳芳

“第一单”原产地签证 资料图

精密仪器用钢生产线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玉川产业集聚区成功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功获批,济源海关揭牌运行,高端紧固件行业龙头湖南铂固、香港力辉钢绳制品等一批项目成功落地,外贸实现逆势上扬……

  2020年以来,济源坚持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坚决转方式、调结构、换动能,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循环经济、智能制造、纳米新材料产业多管齐下,不断提升开放层次,实现精准招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招新引优结硕果 强链补链显动力

  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作业有条不紊……在虎岭高新片区的钢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内,处处可见一片繁忙景象。

  走进河南济钢冷拉银亮材有限公司成产车间,现代化生产线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转。经过开卷、抛丸、拉拔、剪切、矫直等工序,一批批精密仪器用钢“落地”。

  作为河南首家生产精密仪器钢产品的企业,该公司自2019年9月运行,已成功投产6条生产线,年产能超过3万吨。

  “一些知名品牌的打印机、空调、汽车等的零部件都会选用我们的产品。”对于自家产品的优势,河南济钢冷拉银亮材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高在刚充满了信心。

  除了质量过硬和价格优势,公司依托济钢原材料规格齐全的优势,可以生产6~36毫米各种规格的钢棒。规格全、种类多,成为产品最大的竞争力,公司也因此迅速打开市场,占据稳定地位。

  公司销售部部长张千千每天忙得团团转。最初拓展销售渠道时,他一周要马不停蹄地辗转7个地市开发客户,如今他依然很忙,只是变成忙着在厂里接待主动上门“求开发”的客户。“订单一个接着一个,产品供不应求。”张千千说,目前公司正在筹备新的生产线,预计半年后年产能将突破5万吨。

  依托雄厚的钢铁产业基础,济源围绕优特钢、不锈钢延链补链,重点增强产业招商“黏合度”,积极引进下游深加工产业,实现钢铁产业布局优化、工艺升级、降产增效。经过两年发展,钢产品深加工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实现集中连片,产业粗具规模,发展势头强劲。截至目前,钢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共实施24个项目,总投资37.43亿元,2020年完成投资19.04亿元,其中2020年新签约项目10个,已完成投资3.06亿元。

  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济源将继续坚持把钢产品深加工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瞄准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等发展方向,持续引进一批优质大企业、大项目,把钢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海关揭牌优服务 对外开放添活力

  随着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一个个投资力度大、质量高的大项目接连落地济源。但,项目招进来是第一步,项目服务还有千万步。

  “项目不仅要‘招得来’,还要‘留得住’。招商底气足不足,就看城市的营商环境好不好。”市政府外来投资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旗说。

  2020年12月8日,济源海关揭牌成立并正式开办海关业务。这对于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外贸单证负责人王丽来说,无疑是个喜出望外的消息。她激动地在“家门口”办理了“第一单”原产地签证业务。

  王丽告诉记者,公司月出口水处理剂3000多吨,每周需要办理原产地证书、出境货物检验检疫等50多张证书。之前为了办理相关业务,她几乎每天往返于济源和焦作之间。如今,每天在“家门口”就可以轻松办理。“既方便快捷,又能节约一定的经济成本。”王丽说,“通关效率更高了,企业贸易成本更低了,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更有优势了。”

  据了解,济源现有进出口实绩的48家企业及其他外贸企业均可直接在“家门口”办理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查验、放行、减免税、加工贸易、检验检疫等海关业务。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0年12月30日,济源海关为企业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45份、签证金额1400余万元,直接减免税款70余万元;新增加工贸易手册一份;高级认证企业实地验核一家,换证企业4家。

  济源海关的成立,不仅让济源人民实现了把“国门”搬到“家门口”的美好愿望,还为济源开放型发展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便捷、通畅的“出口”,将大力提升货物的通关时效,降低企业贸易成本,扩大企业出口规模,助力优秀企业“引进来”,扶持本土企业“走出去”,促进济源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2020年1月至11月,济源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共完成199.6亿元,同比增长44.4%,总值和增幅均居全省第二位。

  驻外人才站创设 引凤还巢聚合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

  北京银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晋野是济源邵原镇唐山村人。最近几年,晋野回来的次数明显多了起来,从几年一次、一年一次,到半年一次、几个月一次。仅2020年12月,他就回来了数次,有时带着家人,有时带着朋友。这一趟趟回乡都发生在他被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聘为“招才引智大使”之后。

  2020年12月25日,晋野带领北京东方嘉信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万联标准控股集团(海南)有限公司、中融(深圳)创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河南旅游集团等企业负责人一起来济源考察。

  晋野一行重点考察了新能源汽车、旅游康养、通信基础设施等项目,也与有关部门、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济源的发展潜力非常大。”晋野向记者透露,经过两天的考察,一行人初步规划开发邵原镇沿黄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康养基地。

  作为济源示范区的“招才引智大使”,晋野积极牵线搭桥,组织客商到家乡考察投资。这些得益于济源示范区第一家驻外人才工作站——驻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工作站在深圳挂牌成立。

  2020年12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示范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战伟亲自带队前往参加揭牌仪式,并在深圳和海口先后为广东省委原副秘书长、广东省政协原秘书长琚立铭,深圳海王生物科技公司副董事长、原总裁刘占军,中山大学教授、著名传染病防疫专家陆家海,深圳欧兰特公司董事长王大安,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教授、国内著名儿科专家杨六成,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原院长、教授巨云和,银盛国际投资董事长晋野共7位济源在外优秀人才颁发“招才引智大使”聘书。

  济源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成立驻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工作站,旨在打造济源招才引智新平台、引才储才新渠道、高质量发展新支撑和人才兴区战略新载体。挂牌运营后,驻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工作站将充分发挥驻外机构作用,联系和掌握济源在粤港澳地区各领域高层次人才,定期组织开展活动,加强服务协调联络,加强对外宣传,引荐急需紧缺人才,推荐创新创业项目,全方位搭建合作桥梁,进一步构筑“双招双引”工作格局、凝聚“引凤还巢”发展合力。(记者 张恒 文/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