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正文

浅谈教育

2020-12-30 11:39:19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薛芳芳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真正理解教育的含义。许多人会把教育看作一个概念或一项工作。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有必要把教育的内涵阐述一下,以便大家借鉴应用。

  一、什么是教育

  我认为教育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两个概念和两种内涵。简单地说,教育就是“教”和“育”的结合。

  什么是“教”?《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何谓“上所施”?“上”指的是大人、家长、老师或领导。也就是说,长者、师者或领导在孩子面前,在下属面前的所作所为,都是他们效仿的对象。“施”好,“效”就好。反之,“施”不好,“效”就不会好。古人曾说过,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也是“施”的一种,用良好的行为为孩子和下属做表率。

  “教”什么?我们先来看“教”字的古体字。左上部“爻”读作yao,是智慧的意思;左下部是个头朝上的孩子(头朝上,一个脚,说明是襁褓裹着的婴儿,如果头朝下说明是未出生的孩子)。右边的上部念ji,意思是工具,下部“又”,是手的变形,手拿工具意思就是技能。明白了“教”的字形就知道教什么了。要教给孩子智慧、方法和技能,或者叫开智培能。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

  怎么教?《学记》中讲:“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也就是说,施善长善去教,用施善长善的态度和方法来教。比如,课堂上,当孩子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正确时,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肯定,表扬孩子敢于起来回答问题的行为。这就是长善。如果老师对回答问题不正确的孩子言语间透出不满意或批评,那么就会打击孩子以后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会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此外,我们还提倡“行不言之教”。老子就赞成不言之教,因为不言之教的效果最显著,而言之教的学习者往往是被强迫的、被动的。主动学习是有益的,被动听讲是有害的。因此,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少讲,多让学生主动学习、思考、记忆。这样,学生的收获才会明显。

  说完“教”了,我们再来说“育”。

  什么是“育”?《说文解字》中也给我们解释了:“养子使作善也。”意思就是用心培养孩子,使孩子成为善良有用之人。人们常说草木为生,卵生为产,胎生为育。我们来看“育”字在古代的写法。上部为头朝下的孩子,下部月即肉。“育”字实质上就是在母腹中的孩子。我们可以想到,当孩子在母腹中时是不是非常小心谨慎,用心去呵护、注意呀?而母亲孕育一个孩子时间又比较长,十月怀胎。我们生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呢?那就是成人。

  “育”什么?那就是育人,使人重生,成人,成才。

  怎么“育”呢?就是长期反复,耐心呵护。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培养孩子一定不能着急,要耐着性子慢慢来,不要怕孩子犯错,要会用逆向思维来看待孩子的错误。比如,孩子边看电视边写作业,我们不能抱怨孩子写着作业还在看着电视,而要换个思维说孩子看着电视还在写作业,真用功。这时,孩子就会感到不好意思,会马上关掉电视,静心去做作业了。我们知道了“教”和“育”的内涵了,那么什么是教育呢?一句话:“上所施,下所效,养子使作善也。”教育什么呢?开智培能,重生成人;怎样教育呢?施善长善,长期反复,耐心呵护。

  二、如何做教育

  (一)处无为之事

  什么是“处无为之事”?处就是做,无,名万物之始(《道德经》)。《说文解字》谈“无”字的来历之一是通于“元”者。“元”为最初,通无即为无,“无”是根本之根本。“无”是万事万物之始基之称,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根本,称为“无”。“无为”就是“无之为”,万事万物的根基之为,“无为之事”就是万事万物打基础的事,处无为之事就是做为万事万物打基础的事。

  什么是打基础的事呢?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精心呵护幼苗,深坑,培土,施肥,浇水,就是处无为之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垒土筑基就是处无为之事。作为教育人,教孩子认读音节,一笔一画书写汉字,一点一滴认真做事,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良好行为习惯等,都是在处无为之事。无为就可以无不为,打好根基就可以做任何事情,以不变应万变,就可以自我成长。

  (二)行不言之教

  行不言之教,意思就是少运用语言进行教学。如何不说话而进行教学呢?这里我们所强调的不是重“教”而是“重”学。如何学?学的本意是“觉悟也”。“觉”是通过感官感受接受知识,“悟”是通过心脑生成知识。行不言之教,就是让学生自己多看,多想,多思,多悟,自己去感知,自己生成,自己主动地学习。教育不是灌输而是自己体悟,《大学》中强调的“格物致知”,就是行不言之教,就是对大自然进行观察总结,从而思悟知识。

  总之,人生有限而知识无限。教育只能用最宝贵的时间去学习最基本的东西,让孩子打好基础,培养兴趣,掌握方法,将来能够自主学习,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沁园路小学 毕建敏)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