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2020年扶贫小额信贷新增户贷率居全省首位
关注济源网微信
济源网讯(记者 赵珊珊)12月24日,记者从济源示范区财政金融局获悉,截至11月底,济源示范区扶贫小额信贷累计投放193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五项考核指标中,新增户贷率32.29%、边缘易致贫户户贷率41.67%、逾期金额为零,三项指标居全省第一;户均贷款额度4.05万元、历年累计户贷率达到41.64%(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居全省前列。
12月末,大峪镇陡岩沟村的麦田长势喜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杨领群冬日里闲不住,正为自家小麦的来年收割问题做打算。为了节省成本,他决定再贷款5万元,购买一台小麦收割机。而今年秋天,他刚贷款6000元,购买了一台小麦播种机。
“以前播种都是租别人的机器,播一亩地最少得30块钱。”杨领群说,有了小麦播种机,他家50多亩地足足省下了2000元钱。
“多亏了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的支持,政府补贴利息,咱净得实惠!”这样的好政策让杨领群能够放心贷、安心用。2016年以来,在政府提供的金融扶贫政策的帮扶下,杨领群先后贷款购买了拖拉机、旋地机、玉米播种机和小麦播种机,种地设备越来越先进。“现在一年收入近10万元,生活越来越好啦!”杨领群喜笑颜开。
金融是产业的血液,金融扶贫尤其是扶贫小额信贷为济源扶贫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今年以来,济源示范区坚持把金融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抓手,努力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进一步提升金融资源承载能力,夯实产业支撑。一方面,完善机制,成立金融扶贫专项攻坚推进组,明确职责分工,压实工作责任,组建宣传小分队,进村入户讲政策,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办法,实现金融扶贫政策全覆盖、全落实。另一方面,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引导各种金融资源协同发力,促进扶贫小额信贷提质增量。通过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摸排,建立金融扶贫数据库;通过现场办理贷款、开辟扶贫小额信贷绿色通道、放宽年龄限制等方式,强化金融扶贫信贷支持和服务;通过建立脱贫攻坚任务台账和考核机制,确保金融扶贫取得实效。
与此同时,济源示范区还依托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一手抓新增,一手抓质量,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开展,实现了金融扶贫和产业扶贫的融合发展。围绕“带贫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带贫模式,整合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组织带贫企业和合作社通过提供技术培训、统一供苗、订单收购等方式,形成了蔬菜制种、艾草、生猪、肉兔等特色扶贫产业,构建了稳固的产业支撑体系。金融扶贫工作的持续推进,为产业扶贫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加强了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