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一粒米的“成长”

2020-12-02 10:01:40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薛芳芳

温室育苗

全自动插秧机插秧

人工除草

水稻成熟

收割水稻

碾米

经过打磨,新鲜大米“出炉”

  冬日,五龙口镇西正村富硒水稻产业园里,机器轰鸣,不时散发出阵阵清新米香。工人李新棠将包装袋撑开,放在称重机上,按下开关,白花花的大米随即从出米口滑出,“哗啦啦”流入袋中。在庞大的一体化碾米设备操作下,每隔1分钟,就有80斤黄灿灿的稻谷经过剥壳、去杂、碾磨、色选等程序,变为新鲜的大米。

  这样的效率让李新棠一度感到惊奇。在她过去60多年的记忆里,人们最先碾米,用的是石碾,一边倒谷一边推碾;碾出来,再簸一簸、吹一吹,直到没有硬壳。后来,碾米机出现,但速度慢得很。“起早贪黑,一天能碾1万斤大米就不错啦!”李新棠说。

  说起五龙口水稻种植的历史,李新棠回忆:“从1958年我当时还是娃娃的时候就开始种植水稻了。”在那之前,流经五龙口镇的沁河水曾让低洼处的几个村苦不堪言。由于土壤水分大,这里玉米、小麦产量很低,村民们一年也没有多少收成。1958年,五龙口人从一位南方来的师傅那里学会了种植水稻的技术。水稻从此成为五龙口镇的特色。

  那时候,大米是稀罕物,又因为五龙口大米颗粒饱满,口感软糯香甜,因此在周边地区口碑很好。西正村村史上讲到当时的盛况:“五龙口大米品质优良,主要品种有‘6811’‘274’、豫粳6号等,在本地市场颇受欢迎。”

  丰收的年头,李新棠和她的家人能从10月中旬一直忙到年底,收稻、打稻、碾米、换大米……活儿就没断过。特别是换大米的时候,李新棠天不亮就得出发,拉着架子车走街串巷,以大米换取玉米和红薯。有时出去换大米,天黑透了才到家。“哪像现在这么轻松!”李新棠感叹。

  作为富硒水稻产业园的工人,李新棠每年会参与水稻育苗、插秧和收割工作。水稻归仓后,她的主要工作是为大米装袋,每天的报酬是60元。

  据了解,从2008年开始,由于长期种植水稻,土壤板结,病虫害严重,五龙口人不愿再种水稻。水稻种植逐渐从五龙口镇“撤出”。

  如今,10多年过去,李新棠所在的西正村富硒水稻产业园再飘稻香,五龙口镇大米“重出江湖”。不过同样是水稻种植,富硒水稻产业园采取的方式早已颠覆了老一辈人的想法。

  在农科院的指导下,产业园1200余亩水稻种植全程使用富硒技术。稻米增加了硒元素后,成为有助于身体健康的功能性农产品。2016年秋天,富硒水稻“一炮而红”,特别是富硒黑米卖到10元一斤,每亩比普通水稻多收入2000元。

  秉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产业园又在农业专家的帮助下,通过小麦轮作加强土壤保护,持续改善土壤性质,保证水稻质量和产量,部分稻田还实施了稻蟹混养。生态牌大大提升了产业园的水稻含金量,绿色生态的蟹田米最高卖到15元一斤。

  变的是理念和技术,不变的是那份承载着回忆和乡情的米香。

  “为了锁住鲜米的口感和营养,我们使用了低温保鲜仓和全自动碾米机,保证每一粒大米现磨现售,无任何抛光和添加。”西正村富硒水稻产业园负责人介绍,他们以家庭为单位主推“订单式”和“外卖式”服务,如今有2万多个客户。

  “今年的米香着呢,隔着袋子都能闻到!”李新棠麻利地装好刚磨出的大米,搬上小货车。随后,这些新鲜的大米将走上济源人的餐桌。人们在念叨这米越吃越养人的同时,也许会念叨起五龙口大米的变迁史吧。(文/图 记者 赵珊珊 通讯员 贾寒江)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