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危房改造释放暖心“高热量”

2020-11-20 11:06:43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为确保实现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圆困难群众安居梦,济源示范区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精准发力,因地制宜开展土房土窑改造工作,并积极探索危房改造工作长效机制,通过新建、修缮两种补助方式,于2018年实现农村危房改造全面清零。在此基础上,针对动态调整,全区新增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且完成改造486户。

  因地制宜 精准发力

  济源山区面积大,气候干燥,黄土资源丰富,土质适宜建房挖窑。土房土窑冬暖夏凉,造价低廉,独具特色。2017年,经全面排查统计,全区共有土房土窑2700多座,有人居住的有400多座。居住者为4类重点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

  土房土窑历经岁月打磨和风雨侵蚀,许多已漏雨破损,成为危房。按照相关规定,土房土窑均被定为D级危房,需要推倒建砖房。随着脱贫攻坚战役深入推进,土房土窑如何利用,成为摆在面前的一张特殊考卷。

  国家危房改造政策实施以来,示范区主要领导带领相关部门深入山区实地考察调研,找准基准点,走出了一条乡土建筑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促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示范区扶贫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民政局、残联等部门,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对全区4类重点对象进行信息比对,和产业集聚(开发区)、镇(街道)一起逐级建立了4类重点对象档案名册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台账,明确责任人与分包人。

  根据《济源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改善住房补贴申请和办理程序等一系列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的创新政策,示范区对C级房屋修缮户在国家补助1万元的基础上,每户增加5000元;重建D级房屋,在国家、省补助1.54万元的基础上,按户籍人口每人增加8000元。

  确定农村土房土窑改造模式。在统筹规划、分类改造、尊重群众、公开公平、规范透明的原则下,示范区通过“四必看、三必照、三必签”确定改造方式,且改造补助标准同危房改造标准一致。

  “六改一增” 增孝扶贫

  “我家这厨房是2018年秋季改造的。改造花的3000元,全是政府补助的。两年过去了,你看还和新的一样。”11月16日,在下冶镇大岭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赵发展抚摸着厨房墙壁上闪亮的白色瓷片开心地对记者说,“这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实施“六改一增”措施,就是赵发展所说的“好政策”,也是示范区在危房改造上的创新之处。针对像赵发展一样住房达不到危房改造标准,不能享受有关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示范区针对住房局部创新推出“六改一增”措施,即改院、改厨、改厕、改门窗、改墙(地)面、改照明灯以及增添或更新简单家具,标准为每户补助3000元。措施实施以来,示范区共为597户住户补贴资金178.5万元,极大地提升了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

  “增孝扶贫”政策是示范区危房改造政策的亮点。针对子女为年龄在60岁(含60岁)以上的4类重点对象及子女长期不在身边、在农村单独居住半年以上的留守老人,积极改善其住房条件,除政府补助资金外,按个人实际投入的改造资金,超出1万元至3万元的,按超出比例补助1000元至3000元,对改造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每平方米另补助50元。

  保护传统 留住乡愁

  邵原镇神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侯爱军家的土房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房子土墙瓦顶,木构梁架,两层建筑,墙基部分用石材垒砌,是济源乡土建筑的典型代表。

  建筑就是活的历史,老房子就是村庄的根。有关专家考察后认为,济源的土房土窑是打造原汁原味乡愁的极好载体,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此外,像侯爱军家的土房如果拆除重建,在享受政府补贴政策后,自家还需要再投入1万余元。原本是扶贫济困,这样反而加重了困难群众的负担。

  土房土窑改造要在千方百计保障困难群众住房安全的同时,保护传承好传统民居文化,留住美丽乡愁。在多次深入调研走访农户、咨询农村老工匠后,济源作出将农村危房改造与传统村落保护结合起来的决定。对省级传统村落及位于景区及其周边的村庄,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土房土窑等予以重点修缮保护,保留传统建筑风貌。

  示范区严格执行村、镇、市三级审核、三榜公示制度,切实做到改造政策、改造对象、补助标准、审批结果四公开,确保土房土窑改造公开公平、规范透明。尊重民意,根据自愿原则,依据实际情况科学改造,除修缮加固外,还有两种改造方式:一是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住房,原则上拆除重建;二是根据自愿原则,实施集中供养60周岁以上的老人的方式,保留这部分土房土窑。

  经协商,侯爱军家的土房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老房子不仅牢固结实了,还保持了原来的建筑风格。秋冬时节,院墙外挂着金灿灿的玉米,恬静悠然。

  邵原镇双房村有大量土木结构房屋。示范区住建部门多次摸底考察,认为双房村通往小沟背、原始森林等风景区,地理位置优越,加上8000余亩的红叶资源,可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如今,总投资2亿元的娲皇谷旅游度假区项目完成一期建设。依托此项目,该村将土房土窑改造为民宿,床位达130个。2016年以来,“金秋十月赏红叶”“游玩小沟背,吃住娲皇谷”“到娲皇谷、过民俗年”等活动陆续开展,每年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

  在保持原有建筑古朴风貌的基础上,示范区还在土房土窑改造中添加了现代化钢结构和众多文艺元素,建筑风格千姿百态,使屋在画中,画在屋中。如今,王屋山风景区依托老旧土房改造建成的小有洞天精品民宿,房间需要提前预订,土房土窑的价值得以重新开发利用,同时增加了困难群众的收入。

  在土房改造工作中,示范区还推荐思礼镇申报省级特色小镇,指导思礼镇水洪池村、大峪镇周庄村、邵原镇双房村、邵原镇东阳村、承留镇张河村申报省级、国家级传统村落等,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思礼镇、下冶镇、坡头镇被授予“国家级园林镇”称号;坡头镇坡头村、思礼镇牛湾新村、梨林镇南程村、下冶镇下冶村被授予“河南省绿色村庄”称号。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在这一关键节点,示范区积极建立农村危房改造长效管理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好“四个不摘”政策,确保解决4类重点对象动态调整后住房安全问题及新增危房处置工作,进一步巩固危房改造成果,确保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记者 王鸿斐)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