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老乡家里看小康】王屋镇清虚宫村:幸福生活“搬”出来

2020-10-29 08:59:25来源:济源网责任编辑:薛芳芳

  深秋时节的王屋镇清虚宫村,依然绿树环抱,青山叠翠,蔚蓝的天空云卷云舒。驱车驶入村中,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端庄大气的白墙彩瓦,造型优美的路灯杆,一种美丽如画的感觉油然而生。村西的大店河景色秀丽,环境幽雅,“后小区”的排子房格外引人注目。

  清晨,“后小区”居民任刚一家人已经早早出门,来到十几里外半山腰上的羊舍。把几只待产的母羊交给母亲和媳妇看守后,任刚就吆喝着百十来只羊来到对面的山上。见到记者,腼腆的任刚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他说:“我以前打过很多工,但仅仅能维持生活而已。这几年政策好,加上父亲原来养过羊有技术,全家就利用这山林的有利条件,在后山上养起了羊。”任刚告诉记者,他家从30多只羊起步,今年羊圈里存栏已经有260多只,仅年初到现在,就增加了100多只小羊羔,预计全年能收入12万元左右。说到这里,任刚看着撒欢满山跑的羊开心地笑了。

  临近中午,任刚骑上三轮车带着家人,回家做饭。任刚家住的“后小区”,目前集中居住有38户人家,他们跟任刚一样,原来都分散居住在几十里外的深山里,由于自然组之间道路不通,相隔甚远,生活非常不便。2005年,迁户并村时,清虚宫村将所有散落的自然组居民集中起来,在山里建起了小区。因为小区建在村后,所以被大家称为“后小区”。

  小区开建时,刚从山里搬出来的居民手中没有太多积蓄,只能盖起一层平房。2014年以来,清虚宫村抢抓机遇、因势而谋,积极打造休闲美丽村居,引导居民发展种植、养殖等相关产业,让乡村焕发了新生机,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2017年,任刚投资近12万元,盖起了两层小楼,并将二楼按城市的标准装修成三室一厅。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有个落地窗,摆放着精美的布艺沙发,时尚中透出一种舒适感。每天忙完,任刚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坐在书房,翻看儿女们的书本和那些带有红色封皮的荣誉证书。任刚的大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小儿子今年刚考上济源一中,到城里读书。谈到目前的生活状况,任刚说:“我们以前住在深山沟里,现在住上了楼房,村里水、电都通了,道路通畅了,路灯也架起来了。虽然我认字不多,但儿女们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日子过得很幸福。”任刚希望把养羊行业继续发展下去,让家里生活得更美好。

  和任刚一样,“后小区”居民陆陆续续盖起了小楼。吉小安老人见到记者,高兴地说:“自从搬来之后,居住条件改善了,吃水、交通也比原来好多了,我以前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能住上楼房。”

  近两年来,清虚宫村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主抓手,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实施,下大力气对村容村貌、人居环境进行改造提升,让昔日偏僻的小山村绽放出迷人的光彩。村党支部书记成贞告诉记者,近年来,在驻村单位的帮扶下,村里多方筹措资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先后实施亮化、绿化、硬化工程,建设塑胶球场和游园,使村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依山傍水,休闲宜居,村里的变化也为今后的发展开拓了思路,指引了方向,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年来,清虚宫村通过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和加工业,开发纯天然绿色野菜资源,发展野菜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每年实现创收100余万元。清虚宫村通过吸引群众主动创业,不仅让群众尝到了甜头,还为自身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如今,借助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清虚宫村人又有了新思路。站在古老的清虚宫前,第一书记聂向阳说:“下一步,我们将利用村内良好的生态资源,依托清虚宫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桃花山休闲养生基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增加群众收入,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记者手记

  找准穷根,项目扶持,产业扶贫,乡村振兴……

  采访结束,看着如画的清虚宫村,这些词一直在耳边回响。2014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的清虚宫村,脱贫是靠大家苦干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实现的。可以说,清虚宫人的幸福是“搬”出来的,是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政策落地开花“结”出来的。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勤劳的人们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迈出更加稳健的步伐,收获更多的幸福。(文/图  全媒体记者 任学义 王九玲 田亚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