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六位一体”保障贫困群众病有所医

2020-10-14 11:18:09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济源把准健康扶贫的脉搏,找准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良药,探索“六位一体”的健康扶贫模式,将贫困群众的“精准识别、大病专治、签约服务、动态管理、疾病预防、医疗惠民”六项健康保障措施,融合成一个体系、形成闭环,环环相扣融入到对贫困人口全方位、全流程服务中,确保贫困人口“不掉一户、不落一人”全部享受到精准健康扶贫服务。

医生到村民家中提供医疗服务

  家庭签约服务 筑牢健康防线

  “大姐,您以后不用再跑郑州买药了,我给您联系好了……”在王屋镇桃花洞村村民王素娥家,家庭医生李运动正在为她指导购药、用药情况。

  65岁的王素娥因大病致贫,术后需要长期吃药,但异地购买无法报销。李运动得知后,多次与医联体医院联系,帮助她买药,减轻她的经济负担。对此,王素娥非常感激,说:“家庭医生每月定期走访,了解病情恢复情况,指导用药,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真得很贴心。”

  为帮助更多的像王素娥这样因病致贫的群众,示范区紧紧围绕“签约一个、履约一个、做实一个、满意一家”,家庭医生每月至少为贫困人口免费上门开展1次“一对一”家庭签约和“零距离”随访服务,使贫困人口“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基本医疗服务。

  提升保障水平 解除群众之忧

  下冶镇大岭村贫困户李兴建一家三口,儿子患有尿毒症,并进行肾移植手术,无劳动力,仅2019年就花费了104539.5元,在得到健康扶贫的六道保障后,自费部分有10941.7元。李兴建本人因车祸致右下肢截肢,多次在市人民医院和郑大一附院住院治疗,花费了143127元,在享受到健康扶贫政策后,自费部分有19289元,大大缓解了家庭压力。“我们享受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贫困人口医疗补充保险、困难群众医保再保障等政策,高额的治病费用,自己只承担很少一部分,真是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李兴建的话语里满是感激。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济源示范区按照“先普惠再特惠、先医保再救助、先基本再大病后补充”的原则,针对贫困患者给予多层次、立体式医疗服务,在落实好健康扶贫六道保障线的基础上,实行贫困儿童专项救助、扶贫保单、爱心基金、精准防贫保险等“N”道个性化保障措施,形成了健康扶贫“3+3+N”医疗保障体系。目前,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100%,慢病报销比例达到85%,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保持在5%及以下,确保了贫困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改造村卫生室 方便群众就医

  走进王屋镇麻院村卫生室,记者看到诊疗室、治疗室、药品室、观察室、处置室一应俱全,并统一配置诊断床、出诊箱、药品柜等设施,前来就诊的村民络绎不绝。

  “村卫生室环境好、设备全,看病还能医保报销,既方便又舒心,现在小病不出村就能治好了!”来自周边村的村民王济甫说。以往看病、买药,都要赶去镇上的卫生院,来回一趟需40分钟,如今走几步路就能就诊。

  “我们通过完善基础医疗设施、提升乡村医生业务水平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由医联体医院定期向村卫生室派驻医生,建设规范化、具备双向转诊功能的村卫生室,解决百姓看病就医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济源示范区卫生健康委扶贫办负责人赵炜方介绍,济源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市、镇、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目前,济源镇镇有标准化卫生院、贫困村有标准化卫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乡村医生,全面实现贫困人口“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镇、大病基本不出市”。(记者 张佩佩 文/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