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老乡家里看小康】文明沃土滋养幸福安腰

2020-09-24 09:18:49来源:济源网责任编辑:克盈盈

“参与垃圾分类,建设美丽安腰……”

早上6点,清脆的喇叭声打破了静谧,唤醒了安腰村崭新的一天。

垃圾收集员王长富开着垃圾车开始了新一天的走街串户。1个居民组,75户居民,234口人,村居面积不足3万平方米,安腰村很小,也格外的干净。

东西方向9巷,每天早上,王长富挨家挨户走一遍,至少要花3个钟头。

听到熟悉的声音,村民侯小引赶忙将自家的垃圾提到了门口,熟练地将垃圾分类放好。“绿色桶里是可腐烂垃圾,蓝色桶里是不可腐烂垃圾,长富老哥每天都会准点儿上门来收!咱都不用出门!”

街坊邻居们也都和侯小引一样,将分类好的生活垃圾送到门口,等待着王长富来“验收”。“验收”合格后将统一运送到4公里外的承留镇垃圾中转站。

“可腐烂垃圾会回收再利用,有毒有害和其他垃圾会集中运送到处理站进行无害化处理,这样做既能减少污染,又能节约资源。”王长富今年70岁,讲起垃圾分类来头头是道。

“长富可是咱村里首批垃圾分类知识‘扫盲生’,说不定在全市都能排上名次呢。”村党支部书记李玉清告诉记者。

2019年,安腰村作为试点村率先在全市开展了垃圾分类的工作。村里长住人员以老年人偏多,思想观念转变实属不易。为了让大家伙儿接受这项新鲜事儿,李玉清费尽了心思。

“静伟年轻,会捯饬电子产品,负责播放每天的广播!”

“战国老哥字写得好,黑板报就交给你了!”

“立花在家带孩儿,闲了往东头跑跑,挨家挨户讲讲垃圾分类的好处……”

在李玉清的安排下,村里的“能人们”各展所长,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起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安腰村垃圾分类的“浪潮”就此掀开。

从知识讲座到动员大会,从村里的广播到墙上的黑板报,从党员包户、干部包组到建立长效奖励机制......越来越多的村民从最初的不情愿转变为认可与支持。

王长富也正是在这次“浪潮”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手脚勤快的他主动承担起垃圾收集工作。

“大家伙儿慢慢意识到了垃圾分类的好处。”李玉清说,如今垃圾随手分类已经成为村民的习惯,随地丢弃垃圾的现象显有发生,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提升。

“条条街道不见垃圾,户户农家窗明几净,咱村变化大着哩。”

安腰村还曾在全市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中被评选为第一名,获得50万元奖金。

“点灯不用油,犁地不用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些咱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都实现了。”作为地地道道的安腰人,年近70岁的王克顺说起今昔变化,感慨万千。

曾经泥大水深的“水泥路”变成了平整的柏油路;曾经需要担水、定点放水做饭洗衣,现在自来水到家随时可用;曾经做饭要烧地火、柴火、蜂窝煤,现在家家户户架起了天然气……

王克顺家的房子也由两层的砖瓦房变成了三层的小洋楼。头顶中式风格的灯具,脚踩一尘不染的地砖,地砖下铺设着地暖,卫生间内水冲式陶瓷便池锃光瓦亮。

“现在村里这么干净、生活也方便,可比城里安适多了!” 前两天,儿子把王克顺接到城里去住,没两天他就急着要回来,“城里哪有咱村里住着得劲儿!”

走出家门、踏进公园,也是王克顺感受到的小幸福。

健身广场、儿童游乐场、游园公园等就在家门口。每天早晚,王克顺就跟老伙计们聚在这里活动活动筋骨、聊聊闲天儿。

“啥是小康?吃穿不愁,住小洋楼,环境越来越美,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这不就是小康生活!”王克顺话语中透露出满足和自豪。在他看来,现在的安腰村就是个先进的小康村。

在村子的最南边,笔直挺拔的杨树带着古老的年轮静谧地守护着,夕阳透过树枝,见缝插针地俯照进村落,温和的秋风轻轻吹拂,忙活在村头菜园里的村民更感惬意。

“看我家这两排韭菜长得多好,适合包饺子,谁吃了自己来拔!”

“我家的黄瓜今年长得也不赖,一会儿都来摘两根......”

岁月静好,无关风月,就在老百姓一言一行的细小幸福中。(全媒体记者 郭爱军 张恒 苗蓓蓓 赵峰

记者手记:

洋房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种满了花草,老人围聚一起闲聊家常,孩子们在一旁追逐嬉戏......安腰村有一种朝气蓬勃的静谧,使人心神向往。

漫步在村中,记者临时起意想去路旁一户村民家里参观,敞开的大门内却始终唤不出主人的身影。正当记者疑惑时,同行的村支书李玉清司空见惯地说,肯定是不知道跑谁家串门去了。意料之外的答案细想却也在情理之中,文明、和谐,这不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体现。

然而,安腰村人习以为常的并不只是“任性”敞开大门,还有垃圾随手分类。

从“扔进一个筐”到“细分两个桶”,从“新时尚”到“好习惯”,垃圾分类的背后是文明习惯从量变到质变的具现,体现了济源基层精细化管理的水平,折射出济源城乡居民文明素养的提升。

观滴水而知沧海、窥一斑而见全豹。小康来没来,安腰村给出了答案,就在老百姓的房屋内、饭桌前、衣装上、笑颜里、举止间。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