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网评 > 正文

王屋论见:甘坐“冷板凳” 锤炼真本领

2020-09-18 10:01:26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何岛

  “80后”付巧妹,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她的工作,是围绕人类古基因组学,从事演化遗传研究,也就是通过古DNA,探究“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从哪里来?搞清楚了吗?”面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问题,付巧妹自信地回答:“在努力搞明白。”

  冷门、无用,是一些人对基础研究惯用的标签。但,付巧妹们“在努力搞明白”的过程,让人看到了他们在枯燥的历史研究中,坐得了“冷板凳”的坚守与执着。

  对冷门怎么看?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说,按一般概念,一些冷门的东西没有用。但是,这种认识可能把一个领域的事业耽搁了。做科研事业的评估,要有长远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科学的眼光。

  长远眼光、世界眼光、科学眼光,才是我们对待看似冷门的科学研究应有的态度。

  在某些人的思想观念中,冷门往往与无用画等号。今年高考,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以676分的高分被北京大学录取。得知她选择考古专业时,有些人却认为该专业太冷门,将来到社会上也没什么用,甚至嘲笑她的选择是“浪费分数”。

  冷门真的等于无用吗?非也。1831年,刚刚发现电磁感应定律的法拉第用电池线圈和磁针做了一个小模型。有人质疑,这个不停转动的小玩意有什么用?他们没有想到,正是电磁感应定律这一看似无用的基础研究成果,将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长期以来,受基础研究水平影响,我国重大原创性成果较为缺乏,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在面对国外技术封锁时难以有效应对。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强调“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

  事实上,正是那些被认为冷门的东西,奠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那些甘做“冷板凳”、一心做研究的坚守者,是真正的栽树人、挖井人。邓稼先埋名戈壁数十载,长年风餐露宿,“用最原始的办法”破译了原子弹的奥秘;屠呦呦一生致力于创制并完善青蒿素,为人类打赢抗疟疾之战而静心笃志、潜心研究,于85岁高龄摘取诺贝尔奖桂冠;樊锦诗扎根大漠,40年如一日从事石窟考古和科学保护工作,被誉为“敦煌女儿”。因为坐得住、坐得稳“冷板凳”,他们锤炼出一身真本领,最终走通了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攀登上一座又一座高峰。

  在我们身边,也不乏把“冷板凳”坐成“热炕头”的坚守者。邵原镇称弯村许奎民,不顾自己身有残疾,在乡村医生的岗位上一干就是41年,光拐杖就用坏了十几根。济源南山林场三代务林人接续奋斗,探索出南太行困难地造林“济源模式”,彻底改变了“一年青、两年黄、三年见阎王”“年年栽树不见树”的窘况,一片片荒山秃岭变成了满目苍翠的林海。

  埋首于桌边案头、躬身于田间地头、扎根于戈壁滩头,在“冷板凳”上一坐就是大半辈子,默默无闻、鲜为人知——对于这些淡泊名利、潜心做事的坚守者,国家、社会应当给予更多的关心关爱,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干事业、一心一意搞研究。相关部门要改变传统的评价体系,不以一时、一事论英雄,让坐“冷板凳”者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对那些致力于开展基础研究的科研单位和企业,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政策支持。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少一些冷门热门、有用无用之争,多一些脚踏实地、积极作为,不断练实功、强本领,相信每个人在不同领域都能创造出自己的价值。(如月)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