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文

甜蜜的事业

2020-09-11 16:18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薛芳芳

  走进下冶镇坡池村,我不禁被坡池的金太阳杏惊呆了。站在坡池村随便展眼一望,远山近坡,房前屋后,阳光下肆意铺展的都是鸡蛋黄一样新鲜明亮的金太阳杏,感觉坡池简直不像个村子,而是一座天然的花果山。

  提起金太阳杏,坡池人总会说起两位老人:王克荣和王献龙。早在2003年,他俩就为坡池引进了金太阳杏。而坡池,这片因古老闭塞而陷入沉睡的土地,也因金太阳杏而苏醒,发展成为济源最大的金太阳杏示范基地,种植面积200余亩。花开时节,云蒸霞蔚的坡池更是美不胜收,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杏花村。2016年,坡池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如今的坡池,是古老的,更是年轻的。6年的脱贫攻坚战,让这片深沉的土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灰墙红瓦,房前瓜果稠,屋后草木佳。院前有大青石,石阔若桌面,可坐,亦可卧。恰是初夏,闰四月天气,山色朗润,草木蓊郁,微风徐来,枝影摇曳,如诗如画的太行田园风光,被定格在王占军家的小院。

  又甜又润的杏香味丝丝缕缕,弥漫在空气里。循着香味一路往院里走,但见院墙根的大锅头上,锅底燃着柴火,红琅琅的火舌头舔着锅底,大铁锅里正熬着满满一锅的杏酱。王占军今年50岁,他年年都做杏酱。“咱村的杏好,做成杏酱更好吃,储存时间又长。”王占军一边催妻子加柴,一边用大勺慢慢搅锅:“这酱得熬6个小时呢!急不得。”王占军人长得瘦小,精神头却不小,说话快得像放鞭,走路快得像刮风,看出来这是个精明能干的山里人。他种了15亩杏,130多亩冬凌草。除了种地,他就喜欢捣鼓坡池的特产,他种杏,熬杏酱,摇蜂蜜,种冬凌草,做冬凌神茶……为这,2009年他就成立了济源市王屋山冬凌草合作社;2015年,又专门注册了“愚公冬凌”商标,还申请了产品专利。这些年,王占军没日没夜、起早贪黑的干活儿,虽然辛苦,但是整天喜眉笑眼的,好像越活越年轻了。

  王占军熬杏酱用的是自家产的土蜂蜜,蜂采的是云岭应季的鲜花——正月是迎春花,二月是杏花,三月是菜花,四月是野玫瑰,五月是荆花……云岭,是那座山的官名,坡池人叫它“横里山”(济源方言“红里山”)。“从我村往观景台走,云岭就横三顺四拦在路尽头,劈头挡住黄河三峡的水,人站在那儿看黄河三峡,美得很呢……”王占军干着活儿也不忘夸坡池的好山好水。

  金太阳杏鲜果,纯天然土蜂蜜,在锅里熬啊熬啊,直到杏和蜜融为一体,熬出幸福甜蜜的味道,就像一句广告语——酸酸的,甜甜的,酸酸甜甜就是我。“咱村一般情况下卖鲜杏,卖不完的才做杏酱,是纯手工无添加的杏酱。杏熟得快,存放时间短,今年又有疫情……”他说着挠挠头,似乎有些头疼,这不符合他一贯的自信与精明。难道眼睁睁看着杏烂在地里吗?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里。“谁能想到啊,金太阳杏上了直播,走货还是那样快!这得感谢咱村的第一书记李光明。是他联合济源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供销优享社区团购平台,发动好些电商进行推广销售,助力脱贫……”王占军语速越来越快,就像打机关枪一样,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坡池的冬凌草呢?也如金太阳杏一样吸引眼球吗?我很好奇。“冬凌草就长在罗洼石堰梯田上。”坡池村党支部书记王本东指着对面一层一层缠绕山梁的梯田说。“石堰梯田?人造的吗?”我很好奇。“罗洼梯田当时叫下冶公社冬季荒山造田工程,1989年10月开工建设,是下冶公社利用农闲时节搞的农业大会战。那年我才33岁……”回忆起战天斗地的激情岁月,今年64岁的坡池村党支部副书记王福省感慨万千,“这可是一锹一锹改造出来的良田啊,山上长得绿茵茵一片,都是冬凌草。坡池的冬凌草叶小、杆细,味苦,但这苦不寡不涩,喝着喝着最后能咂摸出清香来。”他这话我信。我也爱喝冬凌草叶子泼的茶,消炎败火最好不过,而且纯天然,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苦茶汤喝多了,就觉得冬凌草于我而言,和《菜根谭》有异曲同工之效。古人云: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又说,谭者,谈也,性定而菜根香。要我说,人吃得冬凌苦茶,则万事无忧。正所谓,性定而冬凌香。

  说起能吃苦,我想起了坡池村中王沟的王根强。他身体有病,走起路来趔趔趄趄,老母亲常年卧病,妻子也有癫痫病。加上两个学生上学的费用,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王根强就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终于可以实现春天的梦想。新农合报销比例高了,在乡镇医院看病基本不花钱,孩子上学有“教育扶贫”,自己养猪有“产业扶贫”。2016年春天,卸下沉重包袱的王根强翻盖了猪舍,一下子引进了20多头小猪娃。从此,每天天不亮就能看见王根强在猪圈里忙碌,直到半夜才肯睡觉。对王根强来说,这些猪就好比是金疙瘩,丝毫也马虎不得。他养的猪长年喂黄粉、麸皮、糠等精料。拌料可是细活儿,用铁锹翻搅均匀后,加点儿水,发酵一会儿,才能给他的宝贝猪们吃。圈里的猪长膘了,王根强瘦了;猪出栏了,王根强笑了。数着卖猪的钱,王根强这个大男人却哭了。这是幸福的泪水。2016年11月,王根强卖了23头猪,除去各种费用,净挣2.8万元,成为坡池村第一批脱贫的贫困户之一。强有力的帮扶政策,让吃苦耐劳的王根强拔掉了穷根,让他彻底摆脱了命运的摆布,成为命运的主宰者。这几年,王根强的干劲更大了。2019年底,出栏200多头猪,销售收入30多万元。2020年,他翻修了自家的猪舍,还是两层的猪舍,哈哈,猪也住上了复式房,是不是很新鲜啊!这王根强,简直是个爱猪如命的痴人。猪越养越多,他又租了一个猪舍,为了方便两头跑,王根强就买了一辆小汽车。值得欣慰的是,他的妻子最近也不怎么犯病了,王根强的日子越过越有滋有味了。

  和济源很多地方一样,“坡池”这名字也很有来历,据说是由“商汤文化-坡池坑”而来。相传山上的雨水流进坑里聚水成池,不漏不腐,人称“汤王池”。传说固然很美,汤王池所谓的“不漏不腐”不过是神话,唯有实干才是硬道理。坡池村人畜饮水管道铺设于2000年,早已超过设计使用年限,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时常出现停水检修状况,严重影响人畜饮水。2019年8月,在第一书记李光明和村支两委的发动下,投资80多万元,建成“汤王池”农田开发项目;2019年11月底,投资95万元,完成饮水管网改造工作,新铺水管18000余米,新建50立方米蓄水池一座,增设阀门井310余个,为全村安全用水创造了条件。600余亩耕地变为水浇地,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可增加10万元,农民可增收30万元。“汤王池”真的“不漏不腐”了。古老的“汤王池”遇上新时代,遇上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坡池人,何其幸运啊!

  “不,我们能遇上新时代,才是更幸运的。”李光明的话,虽云淡风轻,但令人深思。自强不息的坡池人啊,犹如罗洼梯田上那一株株冬凌草,不惧风霜,清苦回甘,更像色泽丰美的金太阳杏,换来坡池的春光无限,孕育出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希冀。(王晓)



    济源网推荐阅读

  • 济源网

    【产城融合 圆梦小康】“只愿孩子都被世界温柔以待” 2017年,范素萍参与到“女童保护”公益事业中来,通过专业学习、考核,成为济源第一个“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4年多的时间,范素萍先后走进多所学校,开展“女童保护”防性侵公益课堂,帮助孩子们学习防性侵知识,远离性侵害,学会自我保护。 2020-09-11

  • “学习强国”河南挑战赛济源决赛举行

    据了解,通过不同层次的“学习强国”答题挑战赛,示范区形成了以学带干、以干促学、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群众创先争优的热情,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落地落实,为济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

    2020-09-11
  • 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揭晓 济源三家企业入选

    河南金利金铅集团有限公司入围“202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位列345位;入围“2020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位列194位。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入围“202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位列399位;入围“2020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位列第226位。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入围“202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位列469位;入围“2020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位列第271位。

    2020-09-11
  • 济源一名教师荣获“出彩河南人”2020最美教师称号

    9月10日,“出彩河南人”2020最美教师发布仪式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济源一中教师王晓琳荣获“出彩河南人”2020最美教师称号,彰显了愚公儿女风采。

    2020-09-11
  • “出彩河南人”2020最美教师揭晓

    9月10日上午,我省庆祝第36个教师节“出彩河南人”2020最美教师发布仪式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11位优秀教师荣获“出彩河南人”2020最美教师称号,远程辅导武汉学生的优秀班主任团队被授予“出彩河南人”2020最美教师特别奖。

    2020-09-11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