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网评 > 正文

保持“进”的态势 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论深入贯彻落实示范区党工委二次全会暨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2020-07-28 10:17:23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进”是发展目标、是大方向,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效发力、主动作为,加快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全会提出,要着力保持“进”的态势,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主动作为,把防疫和发展更好统筹起来,把发展和转型更好统筹起来,把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更好统筹起来,在应对危机中抢抓新机遇、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保持“进”的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必须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要在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把先进制造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毫不动摇地坚持工业强区主战略,毫不动摇地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毫不动摇地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毫不动摇地推动济源由原材料大市向新型材料强市转变。要做优“老字号”,加快优势骨干企业转型升级,全力支持骨干企业做优做强。要做大“原字号”,围绕原材料不断拉长产业链,加快延链补链,努力实现从工业原材料向新型工业材料转化、向配件配套转化、向高端装备发展。要培育“新字号”,通过招商引资引智,重点培育国家大力发展的纳米杂化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航天科技等新兴产业,发展新经济,培育新业态,构建新模式,蓄积新动能,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新兴企业和行业“小巨人”。要用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张“金字招牌”,做好文化旅游发展这篇“大文章”,让济源文化旅游更有颜值、更有价值,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要在城市转型发展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集约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一系列论述,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要坚持秀灵美丽宜居幸福的城市定位,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提升城市的能级和区域竞争力。要着力破解城中村改造难题,

  努力走出一条在不大拆大建的情况下以微型改造和有机更新为主的新型城中村改造路子。要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要坚持全域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要在生态保护治理上下功夫。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行动,加快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实施沿黄生态涵养保护工程,发挥好生态环境保护对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倒逼作用、引领作用和推动作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成为济源产业发展的特色、济源城市发展的底色。

  要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上下功夫。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立足济源实际,聚焦薄弱环节,从急需的地方做起,向难处攻坚。要加强基层治理,持续推进强基固本工程,不断健全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智能化网格化“两化”支撑的基层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建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化特定利益群体稳控化解和问题楼盘专项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让人民群众有满满的安全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济源上下要增强信心、乘势而上,保持“进”的态势,以积极进取的主动性对冲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创新发展的强大新动能筑牢经济基本盘,不断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