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稳定脱贫看济源——郝山村的故事】郝山好光景

2020-07-28 11:23:39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好风光 (原震宇 摄)

大收获 (原震宇 摄 )

  夏日的晨曦洒在新修的山间公路上,百余只山羊迎着朝阳向我们走来,羊铃声清脆悦耳。60岁的张奇丰跟在羊群后面,手里的长鞭几次高高举起,又轻轻落下,专门“吓唬”掉了队的小羊羔。

  在外人看来,这不过是一群普通的山羊。但在“羊倌”张奇丰眼中,这群山羊是致富的“法宝”,让他真把鞭子打下去,难。

  “大的有五六岁,小的有一两个月。”说起羊,看似木讷的张奇丰打开了话匣子。

  那是2014年,张奇丰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摘掉贫困帽,张奇丰费尽了心思。后来,在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干部的支持下,他决定养羊,并从家里不多的积蓄中拿出近万元买下了七八只小羊羔。

  从此,小羊羔成了他的“宝贝”。哪儿的草旺,哪儿的水清,他就把羊群往哪儿赶。这不,慢慢地,“散羊”发展成了羊群。冬季一卖,老张的银行卡上能多出四五万元。

  与此同时,张奇丰家的七八亩地也没闲着,发展白菜、甘蓝等蔬菜制种,一年下来,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人勤地不懒,这话真不假。”张奇丰感慨地说。2015年,张奇丰一家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听说记者来采访,郝山村赫赫有名的“黄金搭档”也赶了过来。

  “黄金搭档”二人组,是村里人对驻村第一书记王友世和村党支部书记周素玲的称呼,可见两人工作上的默契。

  2012年,王友世来到郝山村成为一名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2015年转任驻村第一书记。8年来,王友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让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事业上来。为此,妻子给他写了一首打油诗:“周一离家周日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子相见不相识,笑问黑蛋你是谁。”

  周素玲是坡头镇唯一的女党支部书记,今年已是任职的第11个年头。她始终忘不了2012年全市召开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的那一幕。会上,郝山村被通报村民平均收入全市排名第523名,倒数第3。听罢,周素玲脸颊发烫,把头埋得很低……

  回去后,熟悉周素玲的人发现她“变”了:想法变得更实际,方法变得更多样,执行变得更果决。

  在王友世、周素玲的带头下,在其他村干部的大力支持、全力配合下,在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下,郝山村举全村之力招商引资,发展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策划实施“郝山印象”乡村旅游项目,累计招商引资1000万元,新建窑洞宾馆,修建环水库公路,在路边种植风景树,连续两年承办全市全民健身活动月和环水库骑行活动,成为济源及周边城市游客短途游的好去处;

  开办石磨面加工厂,在春节前销售旺季安排村干部轮流加班加点生产石磨面,销售额6万余元,突破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状况;

  发展蔬菜制种基地400余亩,年收入200余万元,采用“合作社+公司+基地”经营模式,形成集产、供、销于一体的产业链,成为坡头镇蔬菜制种专业村之一;

  争取资金200余万元,修建硬化道路4条,总长度10余公里;

  争取资金36万元,建设郝山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卫生所,使党员活动有了固定的阵地和场所,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

  争取水利资金80余万元,修建380米深水井,并配套建设蓄水池和管网,让群众喝上了干净的地下水;

  申请100万元财政扶持资金,与阳光兔业签订8年协议,8年后100万元本金返回村里;

  ……

  到2019年,郝山村10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如今的郝山村,正在迎来真正的蜕变。“道路宽、景色美、空气好,说句时髦的话,叫‘幸福感爆棚’。”72岁的村民翟加定早些年随子女在市区居住,现在,子女再也“请不动”他了。

  “这好光景,以前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啊!”老爷子笑呵呵地说。

  郝山村村南,有5棵树龄在300年以上的皂角树,被村民称之为“五世同堂”。5棵古树相互依偎,历经风雨,共同成长。如今的郝山村,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共筑中国梦、描绘新农村,就如那相互依偎的古树一般,共同描绘着美好生活的新画卷。(记者 李楠)

  记者手记

  第一次来到郝山村就有“不想走了”的冲动。

  记者一行边走边看,边看边赞叹。如果不是知晓了郝山村贫困落魄的历史,任谁也想不到,短短几年光景,郝山村就实现了如此华丽的转变。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以王友世和周素玲为首的村干部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因地制宜搞制种、美丽乡村办旅游……全村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未来的郝山村,更令人期待。

  村庄档案

  郝山村位于坡头镇北部、小浪底专用线西侧,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全村辖7个居民组,138户561口人,曾是坡头镇5个重点贫困村之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25人,如今已全部脱贫。

  近年来,郝山村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引进济源市拓森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全力打造“郝山印象”乡村旅游项目。

  2018年,郝山村不断加快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60余万元,新修、改造道路3250米,安装LED节能路灯43盏,修建2A级旅游公厕1座、3A级旅游公厕1座、垃圾中转站1座、垃圾存放点4个,建设1300平方米文体广场1个,全力构建集山水画卷、田园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风景线。郝山村先后获得省级卫生村、省特色旅游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