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扎根济源50余年,生活过得比蜜甜 八旬老人“三重变迁”实现小康梦

2020-07-24 16:00:52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柴玉泉夫妇在石榴树下笑谈今天的美好生活

柴玉泉夫妇看着墙上不同时期的全家福不禁乐开了花

  陪着笑口常开、形影不离的老伴,牵着活泼开朗、聪明伶俐的孙女,柔和的晨光,将祖孙三人亲密的身影拉长,再拉长……这样一种令很多人为之羡慕的天伦之乐,是柴玉泉每天都能享受到的幸福时光。

  从外来户到济源人

  从起初的一把斧头、一把锯起家,柴玉泉在济源一住就是50余年。

  83岁的柴玉泉是新乡市封丘县人,1969年,因支援“三线”建设来到济源,从此便与这里结下不解之缘。柴玉泉告诉记者,1970年,自己开始一个人在济源做木工,从木工伙计做起,逐步成为家具厂老板、装饰材料批发中心老板,直至现在变成品牌产品经销商。

  柴玉泉告诉记者,1988年济源撤县建市,曾为济源作出过贡献的常住人口可以进行户籍转移,他就将妻子和4个孩子的户口都转来济源,并教育孩子们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将来为济源发展贡献力量。如今,他的4个孩子中,有的考上公务员、有的经商做生意,其中,媳妇、女婿有3个都是济源人。经柴玉泉介绍,他的弟弟也来到了济源做生意,并将妻儿老小都带了过来。

  柴玉泉说,刚来的时候,济源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那时候,街道上连自行车都没有,更别说汽车了。你看现在,家家户户有了私家车,有的家庭甚至还不止1辆。这几十年来,济源的发展可真快啊!”柴玉泉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结婚能添置自行车、缝纫机的都是有钱人家。现在的年轻人结婚,房子、汽车、家电等,真可谓一应俱全。

  “我们小时候,连电灯都用不上,再看看现在,电视、空调、全自动洗衣机、智能手机等应有尽有。这足以说明,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大提高。”柴玉泉谈起济源的变化,似乎有讲不完的故事。

  从有其屋到优其屋

  “刚来济源的时候,连住的地方都没有,那时候哪敢想能住上今天这么好的房子!”柴玉泉指着家里明亮的落地窗说,自己初来济源的时候,连个落脚地都没有,每天晚上只能住在工厂的大铁皮棚子里,“二三十个工人挤在一起,水泥地上铺点稻草就是床。”柴玉泉说,自己记得有一次冬天太冷,晚上睡觉身上除了盖一条被子还要加盖厚厚一层稻草来取暖,直到1989年在东关居委会建了宅院,生活才渐渐好转。“2005年,我又买了一套房子。你看看现在,家里水电暖一应俱全,真是赶上好时候了!”柴玉泉说。

  环顾柴玉泉家中,沙发、茶几、冰箱、洗衣机、电磁炉等应有尽有。现在,儿女都已经成家立业,不经常回家。但是通过手机,柴玉泉和孩子们能天天视频通话,对于远程“见面”,柴玉泉觉得比以前所向往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更先进。

  “2016年的时候,我寻思着东关的房子闲置也是闲置,就出资15万元,把老宅改建成了红叶文化院,使其成为有才学的老年人交流学习的文化基地。”柴玉泉说,“来济源时,我一无所有。这座城市接纳了我,给了我创造财富的机会。所以,我们全家要回报它,要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做一些公益性活动。”柴玉泉说,现在,红叶文化院在他和王宗吉、牛芳茂两位好友的组织下,已发展到60个人,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并且多次受邀参加送文化下乡,为林场写诗联、颂歌等活动。在这里,老人们不仅获得了成就感、荣誉感,还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紧跟时代潮流。“看到大家来到这里感到很开心,我就满足了。”柴玉泉说。

  从奋斗者到贡献者

  每天早上,柴玉泉都会跟老伴一起去超市买菜,傍晚则与老伴一起在小区散步、聊天,享受着他们的幸福晚年。“以前见别人骑个二八大杠都羡慕,现在自己出门是开着电动轿车,这也算是个变化吧。”柴玉泉说着爽朗地笑了起来,“奋斗了一辈子,现在是时候安享晚年了!”

  “现在的日子真叫个享受啊,不仅不用上缴‘皇粮国税’,低保、医保、植补、救助等是应有尽有,吃的喝的用的也是品种多样,党和政府替咱老百姓考虑得真周到!”柴玉泉说,现在国家稳定、人民富裕,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谈起自己来济源的这些年,柴玉泉感叹时间太快、变化太大。“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家里人能够平平安安,我和老伴身体都健健康康,能多陪儿孙几年。”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近年,柴玉泉经常参加公益活动,曾为济源特殊教育学校捐款2万元,多次为东关居委会开展文艺活动、济源空竹协会参加比赛无偿提供所需服装、乐器等,今年疫情期间也捐款3万元。谈及这些,柴玉泉充满感恩。他说:“我在济源发展这些年,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感受到了济源民风淳朴、济源人热情好客,于是,就将亲人们都带过来了。现在,我们各自在济源买房落户,逢年过节一家30多口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除了过年期间回老家,这么多年,柴玉泉一直没离开过济源。柴玉泉说:“我喜欢济源这座城市,我在这里生活了50余年,孩子和亲戚也在这里扎根。我们已融入济源这座城市,以后会继续在这里生活下去,感受这座城市的变化,享受美好快乐的生活。”(记者 王兴辉 文/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