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圆梦小康 奋斗有我】“新农人”郑志远:返乡创业当农民 黄土地里奔小康

2020-07-22 11:01:24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开栏的话: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小康源自奋斗,小康点亮生活。即日起,济源晨报特别推出“圆梦小康 奋斗有我”专栏,讲述各行各业的奋斗者逐梦小康的故事。在充满温度与感动的奋斗故事里,我们一起感受愚公儿女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生活的奋斗精神,汇聚起齐心协力奔小康的强大力量。

盛夏时节,走进五龙口镇北官庄村,空气中氤氲着庄稼的清香。农田里,玉米、桃树生机盎然,长势喜人。桃树中掩映着一间农屋,门口的红色招牌上,“济源和丰家庭农场”几个大字引人注目。农场的主人叫郑志远,从离乡到返乡,“和丰”二字包涵着他作为“新农人”的心声。

郑志远给桃树修剪枝条

这个高材生有点“傻”

不当大城市的总经理,却返乡开农场

  七月,正是给桃树修剪枝条的时候,也是田间管护的重要时段。果树想要有好收成,管护极为重要。

  “俗话说,有舍才有得。想要桃子甜,枝条不能多,杂枝必须得剪掉。另外,果树下的杂草也得清理干净。”谈起桃树的种植技术,郑志远讲得是头头是道。手持剪刀,身穿短袖短裤的他,看起来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很难想象,在几年前,他每天的行头还是西装与皮鞋。

  今年41岁的郑志远毕业于郑州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可谓名副其实的高材生。2008年,郑志远在上海开了一家国际贸易公司,踏实肯干、为人诚信的郑志远很快带公司走上了正轨,并取得不错的效益。可2014年,他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决定:返乡当农民!

  这并非一时冲动。2012年,郑志远的父亲在村里承包了1100亩农田,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再加上经营模式陈旧,郑志远的父亲渐渐有些力不从心。看着60多岁的老父亲天天为了农田东奔西跑,郑志远有些心疼。他多次劝说父亲将农田转给别人,但均遭到了拒绝。

  2014年,在又一次劝说无果后,郑志远决定回家自己接手。

  从上海的写字楼,到济源的田间地头,郑志远的选择让亲朋好友颇为震惊。那时候,郑志远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在大城市打拼了那么多年,为啥还要回来当农民”“这个人是不是有点傻”……

  对于大伙的不解,郑志远并没有过多解释,而是将那股劲埋藏在心里。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明白,当农民也很体面,也能过上好日子。

  这个农场主有点“潮” 

  将先进的管理模式带到田间地头

  村里人都说,郑志远跟普通农民不太一样。这一点,在对农田的管理上更为明显。

  虽然是“门外汉”,可跟着父亲在田里转了几天后,敏锐的郑志远就发现了问题。

  作为老一辈,父亲采取的是传统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以人工作业为主,效率低、成本高,并且人员管理混乱、分工不明确,效益始终上不去。

  “经营管理模式必须得变!专业人得干专业事,我要把每个人都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上去。”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被郑志远巧妙地“嫁接”到农场管理上。经过深思熟虑,郑志远成立了济源和丰家庭农场。他负责把控农场发展的总体方向,具体的生产活动由专人负责。

  除了管理模式,郑志远还从农业技术入手,进行了创新。郑志远的农场地处平原,很适合机械化生产。为此,他专门购置了各类大型农业机械,给农场节约了人力成本。“拿农药喷洒机举例,200亩的果园,一个人只需要两天就能完成,比传统的人工喷洒效率高了好几倍。”郑志远说,去年开始,他还引进了无人机进行田间洒药作业,从被围观到大家见怪不怪,智能化技术已渗透到农场点点滴滴的日常工作中了。

  在郑志远的心头,有一本经济账。虽然农场购置大型农业机械花销不菲,可是从农场的长远发展来看,却非常划算。

  郑志远还积极与济源的农业部门沟通,向专家们取经。只要有新技术,他总会在第一时间学习、运用。就这样,他的农场从2014年开始扭亏转盈,各类农产品的产量得以提高,品质也逐渐提升。

  这个“新农人”有点“强”

  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携手奔小康

  采访中,郑志远讲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当农民,真不知道国家出台了这么多的好政策。”

  2014年,郑志远参加济源农业部门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顺利拿到了毕业证书,成了一名新型职业农民。这些年,每当有农业技术方面的培训,他不管多忙,总会抽出时间报名参加。如今,他已从“门外汉”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新农人”。

  时光荏苒。转眼间,郑志远种地已有6年。谈起现在的生活,他感触颇深。以前,农场内的田间道路都是土路,凹凸不平,交通受影响。同时,农场设施不完备,灌溉也很不方便。2016年,济源农业综合开发第一批资金五龙口镇0.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启动,修田间道路、打机井、配备配套水泵……一系列措施为包括北官庄村在内的7个行政村的农民带来了福利。如今,北官庄村田间道路均为水泥路。农田边,每隔一段就能看见一个机井,农民灌溉再也不是问题。

  “以前是我们找政策,现在是政策找我们。大到农业机械,小到种子、化肥,惠农政策一出台,不等我们去找,就有专门的人员来给我们普及这些政策。”说起这些,郑志远非常高兴。

  对于郑志远来说,和更多志同道合的“新农人”一起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就是他的愿望。“今年,我们将农产品的销售搬到了网上,搭上了直播卖货的顺风车。虽然是头一次直播,但效果还不错。”郑志远说,近些年,农产品滞销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农产品找好销售渠道很重要。现在,互联网就是一个很好的销售渠道。

  农产品想要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需要做好营销、推广。现在大多数农民由于各种原因,并不能顺利实现互联网销售。在未来,郑志远打算帮助更多的农户通过互联网来销售农产品,让他们也能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农业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作为一名‘新农人’,我们有责任带动更多的农户共同致富,一起奔小康。”郑志远说。(记者 王峰 文/图)



回顶部